应天长(两峰插云)

暮屏翠冷,秋树赭疏,双峰对起南北。
好与霁天相接,浮图现西极。
岧峣处,云共碧。
漫费尽、少年游屐。
故乡近,一望空遥,水断烟隔。
闲凭涌金楼,潋滟波心,如洗梦淹笔。
唤醒睡龙苍角,盘空壮商翼。
西湖路,成倦客。
待倩写、素缣千尺。
便归去,酒底花边,犹自看得。

作品评述

《应天长(两峰插云)》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矩。该诗描述了景色宜人的环境,并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中文译文:
晚霞遮蔽了翠屏,秋天的树木稀稀疏疏,两座山峰相对南北。美丽的景色与晴朗的天空相连,如浮现于眼前的图像就像在极西的地方。在峭峣的地方,云彩与湖水一起呈现出蓝色。不经意间,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游玩的青年们。故乡离得很近,但却看见了遥远的一片空旷,水与烟隔开。闲暇之际,我们凭栏欣赏金色的流水,心中涌动着悠远的感觉,如梦一般的意境即刻被书写出来。唤醒了沉睡的龙与红色的角,顶天立地强壮的商鼎。来到西湖的路上,我们成了疲惫的旅客。等待佳人的归来,需要千尺长的素缣来写下这份期盼。然后,就可以回家了,在花瓣点缀的酒杯底下,仍可继续欣赏这美丽景色。

诗意和赏析:
《应天长(两峰插云)》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流连忘返的感觉为主题,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对故乡的思念相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以自然景色的美丽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浓郁的家乡情怀的表达,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以婉约的笔触,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使读者感受到了浓厚的诗意和情感。

诗词推荐

秘精精。满盈盈。密扣金关逆上行。玄珠颗颗倾。内灵灵。外明明。内外相交一点星。飞腾上玉瑛。

天长

落落南班间世英。风流人物汉更生。当时良月垂孤处,天女惊香下广庭。鲸作量,兕为觥。尽倾家酿祝修龄。校雠天禄须君辈,藜杖看陪太乙皇。

天长

同游鼎贵佩鸣珂,寸禄中年不啻过。方朔犹须设非有,爰丝正可饮无何。山前华表书官大,江上邮亭送使多。草草百年勋业梦,插天浯石未曾磨。

天长

昔我居戎幕,为侯论战勋。斋旄俄烜赫,书札尚殷勤。国难忠方见,天高事未闻。九江残部曲,暗哭故将军。

天长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天长

山色醉痕边,溪声客枕前。山溪元自旧,人已别经年。

天长

郊原风日好,百舌弄何频。小妇秦家女,将军天上人。鸦归长郭暮,草映大堤春。客散垂杨下,通桥车马尘。

天长

前习都由未尽空,生知雅学妙难穷。一千首出悲哀外,五十年销雪月中。兴去不妨归静虑,情来何止发真风。曾无一字干声利,岂愧操心负至公。

天长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天长

三年淮海飘萍客,今日亭边再舣舟。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闲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此世定知犹几至,遑遑奔走欲何求。

天长

千里崤函一梦劳,岂知云馆共萧骚。半帘绿透偎寒竹,一榻红侵坠晚桃。蛮酒客稀知味长,蜀琴风定觉弦高。感君岩下闲招隐,细缕金盘鲙错刀。

天长

谁将消息报江梅,一点先从雪里开。怪见逢迎有深意,我家曾与写真来。

天长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天长

方朔岁星仍客星,窃桃他日太狂生。几时又泛灵槎去,平掇天孙翠纤成。

天长

沐罢便轻帻,消摇咏晚天。清风苏病鹤,骤雨集鸣蝉。旧史堆缃素,新经录洞玄。谁知城郭里,别自有林泉。

天长

馺娑蜚廉次第开,鸣鞘传跸自天来。云随彩仗低临幄,柳压金堤翠入杯。槛倚柔风丝缥缈,花翻丽日影徘徊。上林春色长如旧,玉辇嬉游岁岁陪。

天长

跬步不忘孝,掇皮皆是真。移忠思致主,务实见临民。三谏言犹炳,平生迹遽陈。清风凛衰俗,自足盪秋旻。

天长

吾句如许一生过,君诗政应万人传。但言寒温置余语,可是从来子敬贤。

天长

聚首何嗟两鬓蓬,开怀且付百壶中。辞寒未要封条雪,占稔先宜夹囤风。守岁银花飞水白,朝玄笼烛殷山红。去年今夕残缸里,百炼相思寄浙东。

天长

黄河如丝导昆崙,万里南下突禹门。支流潜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吾闻川真岳灵有真宰,况乃利泽开洪源。龙神窟宅瞰平野,千古庙貌何雄尊。深林含蓄雷雨润,冷殿似带波涛痕。我来南州走尘坌,执热未濯忧思烦。试斟百洌洗肝肺,一勺注腹清且燉。悠然晞风坐东庑,倏见绘画如飞

天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