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游尧臣归闽六首

良农种嘉谷,未必皆岁丰。
世间固无巧,得丧系其逢。
汾上百斛鼎,峄阳七丝桐。
清庙不登荐,造物颇未工。
不移金石心,前哲能固穷。

作品评述

诗词:《送游尧臣归闽六首》
作者:王炎(宋代)

良农种嘉谷,
未必皆岁丰。
世间固无巧,
得丧系其逢。
汾上百斛鼎,
峄阳七丝桐。
清庙不登荐,
造物颇未工。
不移金石心,
前哲能固穷。

【中文译文】
善良的农夫耕作出丰美的谷物,
但并非每年都会丰收。
世上固然没有什么巧合,
得失是由命运所决定。
汾水之上的百斛鼎,
峄阳城的七丝桐。
即使在神圣的庙宇中也无法获得认可,
造物主似乎并未完全圆满。
不论是金石般坚固的内心,
还是前贤的智慧都无法摆脱困境。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物送游尧臣归闽的场景,通过对农业和世俗生活中的得失进行对比,展现了人们对命运的思考和对造物主智慧的质疑。

首先,诗中提到了农夫种植谷物的努力和期望,但也指出收获并不总是如人所愿,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命运的摆布。作者通过农业的比喻,暗示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心怀谦逊和理解。

其次,诗中讨论了世间的巧合与命运。作者认为,世上并没有完全凭借巧合来决定一个人的得与失,而是由命运所主宰。这种观点既揭示了人事无常的真相,也反映了作者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疑问。

随后,诗中以汾上百斛鼎和峄阳七丝桐作为象征,表达了对人造事物的怀疑。清庙不登荐,造物颇未工,诗人认为造物主似乎并未完全圆满,暗示了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秩序的思考。这种怀疑的情绪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追问。

最后,诗人强调了坚定的内心和前贤的智慧的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金石般坚固的内心,还是前贤的智慧,都能够帮助人们在困境中坚守初心。这种思想传递了一种深沉的哲理,鼓励人们在命运的摆布下保持坚定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农业和世俗生活中的比喻,通过对命运、人造事物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追问,同时表达了对坚定和智慧的崇尚。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置却人间事,闲从野老游。树声村店晚,草色古城秋。独鸟飞天外,闲云度陇头。姓名君莫问,山木与虚舟。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似闻佚老堂,知是几世孙。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人呼小靖节,自号葛天民。

何必翠虚捎魍魉,且看白旆挂麟猊。几年待著龙蛇岁,便是乾坤交泰时。

紫枢泽笏趋龙尾。平入钧衡位。春殿听宣麻,争喜登庸,何似今番喜。昆台宜有神仙裔。奕世貂蝉贵。玉砌长兰芽,好拥笙歌,长向花前醉。

笑背芙蓉阙,东南望海涯。云章藏绿蕴,鹤驭拂青霞。台岭攀新桂,桃源访旧花。鸣驺须再去,莫泛客星槎。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暮风似箭复如刀,落照那能暖客袍。天远地平城更阔,千寻玉塔尺来高。

君文如泛涛渊里,方快惊澜忽清泚。手抄口诵欲忘年,小窗长日铜炉烟。端宜饮我三斗墨,有底向人矜此客。平生歌颂仍歌风,宽柔静直能形容。心知公瑾胜醇酒,人仰韩公真北斗。词坛正倚君主盟,笔驱化工钩物情。诗来得我玩世意,刻石便当幽居记。儿曹转手作云雨,陈雷输心可人否。

一去中台十九年,爱君忧国得华颠。久疑使节留江上,稍喜除书近日边。寒碧轩窗馀旧句,汗青简册奏新篇。文章入相公家旧,沙路从今稳着鞭。

客来试与倚栏干,拂拂清香触鼻端。尽做北人浑不识,不应敢作杏花看。

药与疾相当,何恙不能已。良医善用药,疾去药亦止。晨晡节饮食,劳佚时卧起。藉臼米长生,耄期直易尔。

东第乘馀兴,南园宴清洛。文学引邹枚,歌钟陈卫霍。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待闻出塞还,丹青上麟阁。

常思旧里欲归难,已作归心即自宽。此日早知无爵位,当时便合把渔竿。朝昏入闰春将逼,城邑多山夏却寒。不是幽愚望荣忝,君侯异礼亦何安。

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贫泥客路黏难出,愁锁乡心掣不开。何必更游京国去,不如且入醉乡来。吴弦楚调潇湘弄,为我殷勤送一杯。

僧坊何事俗尘同,索我精神阿堵中。有相要知皆是妄,发真那更陨虚空。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去冬屯田买牛到黄犊,今春军需剥皮共食肉。无牛可耕休论饭,秋粮要米从何办。布谷布谷奈尔何,江南渐少淮南多。

人人学道,因何退怠。都缘心不宁耐。富贵修行,或遇艰难阻*。贫者受人供养,自骄矜、必然败坏。或好贿便,自招自揽,非常灾害。或有炼心不尽,起攀缘爱念,决定破戒。若悟韶光迅速,生死事大。常怀慎终如始,处无为、清静无赛。功行满,与九玄七祖,共超三界。

西楼月上帘帘静,后苑花开院院香。

绿窗初晓。枕上闻啼鸟。不恨王孙归不早。只恨天涯芳草。锦书红泪千行。一春无限思量。折得垂杨寄与,丝丝都是愁肠。

自笑生身,历事以来,垂六十年。今浮湛闾里,半非识面,交游朋友,各色华颠。富贵不来,少年已去,空见悠悠岁月迁。虽然是,只壮心一点,犹自依然。新阳又长天边。人指似山间诗酒仙。算胸次崔嵬,不胜百榼,笔端枯槁,难足千篇。隐几杖藜,相耕听诵,聊看诸郎相后先。余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