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林有作

黄金为殿净庄严,笃耨醲熏翡翠帘。
正恐天风来拔宅,丁宁收取白银蟾。

作品评述

《丹林有作》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丹林中有一座金殿,净庄严庄重。庄严的殿中,笃耨醲熏的香烟弥漫,如同翡翠帘幕。但我担心天风会吹袭这座宅院,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收起了那只白银蟾。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丹林中的一座金殿为背景,描绘了殿堂的庄严肃穆之景。诗人表达了对这座殿堂的珍惜和担忧,担心外界的风雨侵袭可能会破坏它的美好。通过描绘贵重的黄金和白银蟾,诗人表达了对财富和珍宝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殿堂的情感和忧虑。黄金和白银作为贵重的象征,使得整个诗词充满了珍贵和厚重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香烟弥漫的丹林金殿,给人一种高贵庄严的感觉,同时也从中透露出自己对文化遗产的敬重之情。诗中的白银蟾则是一种象征,它的收取象征着诗人对宝贝的小心翼翼。全诗以丹林金殿为中心,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神秘感和诗意的空间。

总之,《丹林有作》展示了舒岳祥对金殿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担忧和保护之意。这首诗词以其精细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莫怪先生阅事多,人间何处不经过。天山八月霜枯草,阳谷三更日浴波。酒熟春风归掌握,丹成神物共谁何。散人本带江湖号,四百年来一钓蓑。

近城亦复多渔户,作吏聊须似马曹。更想周家江上屋,竹林梅树出檐高。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色秋。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谁怜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奈何不爱死,

跨鹤骖鸾访穉川,松风吹散铁桥烟。联登百步眼万里,长啸一声身九天。倚大石楼敲竹杖,蹑飞云顶着吟鞭。而今饱挹罗浮秀,未服灵丹亦是仙。

仙宫已降敕,雅有新迁除。乞为此阁使,云物屡卷舒。

傍石横陈八柱亭,一篷撱矮似船形。松声浪作风涛吼,何处风涛不惯经。

平生醉与吟,谁是见君心。上国一归去,沧江闲至今。钟繁秋寺近,峰阔晚涛深。疏放长如此,何人长得寻。

豆田无数老鸦飞,枣熟菰香稻子垂。未说前年那有此,今年还似去年时。

京华憔悴望还山,未办平生白木鑱。病马漫劳追十驾,沉舟犹恐触千帆。文章误尽心空呕,餔餟勤来口不缄。经倒厚颜叨薄俸,庐陵米与赵州衫。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精思名扁列金题,冲素斋居与道齐。德感天仙来听论,芝軿时降共参稽。

古今题品几词人,莫怨边风两鬓尘。不是丹青曾汝误,琵琶到老一官嫔。

翠辇西归七十春,玉堂珠缀俨埃尘。武皇弓剑埋何处,泣问上阳宫里人。愁云漠漠草离离,太乙句陈处处疑。薄暮毁垣春雨里,残花犹发万年枝。

少日便怀丘壑情,看山看水饱曾经。如今积翠楼头望,看尽江南未了情。

魏国扶天力,荆州贯日忠。堂堂惟此老,凛凛尚英风。地寄陪京重,名加秘殿隆。望徒高四海,身不到三公。

看云庐阜屏风叠,采乐嵩山冠子峰。行尽四方心未快,不如一棹醉吴松。

平生不作守钱虏,万事随比了即休。收拾诗篇閒事业,追随歌酒老风流。

经言事父孝,所以事天明。疾间加再饭,梦中与九龄。

阃帅差夫欲太平,浚河才了又修城。挑小组鍫镬无休日,失业妻儿有叹声。两个布衫寒透骨,半盂蒸饭冷无羹。何时一统山河了,只向春田带雨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