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氏梅芳书院

玉梅苍竹拥冰壶,中有扬雄宅一区。
地占清虚开境界,人从确实作工夫。
穷经得趣床横易,体道存心壁画图。
格物致知功用在,的传愿继考亭朱。

作品评述

《题朱氏梅芳书院》是姚勉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朱氏梅芳书院的景观,并表达了对于学问和修身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不包含原诗词内容):
玉梅苍竹拥冰壶,
中有扬雄宅一区。
地占清虚开境界,
人从确实作工夫。
穷经得趣床横易,
体道存心壁画图。
格物致知功用在,
的传愿继考亭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朱氏梅芳书院的景观为主线,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于学问和修身的思考。诗中以玉梅和苍竹环绕着冰壶作为开头,展现了书院内优美的自然环境。接着,诗人提到书院内有扬雄的住宅,显示了这里是学问的殿堂。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书院的地理位置和人们对于学问的努力追求。地占清虚开境界,意味着书院所处的地方宽广、幽静,适合修身养性。人从确实作工夫,表达了学子们刻苦用功、追求真知的精神。

后两句则突出了学问和修身的重要性。穷经得趣床横易,意味着书院中的学子们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同时能够从中获得乐趣,进而使学习变得轻松自在。体道存心壁画图,表明学子们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通过观赏壁画图案来领悟道德和思想。

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学问的价值和对后人的传承。格物致知功用在,强调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和智慧。的传愿继考亭朱,表达了对于学问传承的渴望,希望后人能够继续发扬书院的学问传统。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书院景观和抒发对学问和修身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学问的崇尚与追求,同时传达了对于学问传承的期望。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老人自笑还多事,预恐明朝雨坏墙。

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辉。夜霜犹作恶,朝日为解围。今晨岂重九,节意入幽菲。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殷勤黄金靥,照辉白板扉。洁酒欲寿花,孔兄与我违。清坐绝省事,未觉此计非。夕英岂不腴,骚人自难肥。

有个将军不得名,唯教健卒喝书生。尚书近日清如镜,天子官街不许行。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

兀坐铃斋困郁蒸,举头忽见月华明。兴来策杖园中去,聊复寻山听水声。

歌声野色中,人乐岁时丰。暑雨阻阳杂,秋田早晚同。岭云无烈日,江树足凉风。自指香山语,前村有路通。

我徒旷达由胸臆,耻学鲰生事文墨。蛟龙长欲趁风雷,骐骥焉能制衔勒。锵金佩玉良有时,丐色谀言尽虚饰。功名富贵非偶然,杨子草玄徒默默。楚兰罢秀足蓬蒿,青松委幹多荆棘。争如一醉度流年,免使悲欢荡情域。

帝里春深淑气迟,天街无路踏香泥。逢人客坐三分话,到处官衙一局棋。叔夜不堪徒自遣,马卿多病欲何之。归时若遇高阳侣,有酒如渑醉肯辞。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山月吟声苦,春风引思长。无由及尘土,犹带杏花香。

一年一度逢花发,每见花开辄黯然。往事有谁来记忆,春风空老白头年。

绿水红桥一路青,东风将雨染初成。隔帘弄影捎飞燕,当座吹花趁语莺。新月正笼陶令宅,淡烟斜拂亚夫营。年年送别三春恨,肠断山阳笛里声。

麦饭苦经营,桑田许变更。饥鸦啼古井,独鹳下荒城。落日关河迥,东风草木荣。苍苍十二桧,颜色尚承平。

乱山深处出楼台,秋入群松万壑哀。岚翠逼人清似雾,滩声落石响如雷。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出汴忽如鱼脱网,长淮万里断烦嚣。白云已抱日光转,碧浪更和天面摇。自此乘槎须犯斗,谁能鞭石解为桥。玉京醉客无消息,不及蓬山两信潮。

烟霞城阙起,胜迹在林椒。春草绕三径,松风话六朝。冶城深竹树,白鹭带江潮。忆昔谈经处,钟声锁寂寥。

大地黑如漆,古今无消息,达磨老臊胡,九年空面壁。

别墅相望汉水傍,雨容和雾晚溟濛。出门忽见丹青树,肠断家山柿叶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