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县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题为《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尽管我可以擦干眼泪,但日子已经过去,往事应该忘记。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母亲的哭声不应该被听到,我愿意与你一同离世。

故衣尚县架,涨乳已流床。
旧衣服还挂在架子上,乳房已经涨得满床都是。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因为感受到这一切,我希望忘却生命,整天躺卧僵硬。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我在中年得以荣幸地听闻道理,但如梦幻般的讲述已经详细。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药物储备像一座山一样,面对疾病,更需要寻找治疗方法。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仍然用爱的利剑,割断这憔悴的心脏。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明白困惑而希望自我反省,一声痛哭送别我的伤痛。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苏轼对生活的痛苦和无奈之情。他描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对逝去时光的淡忘之愿。诗中也透露出对母亲的深情和对生命的思考。苏轼感叹中年时光已逝,他在追求道理的过程中领悟到一切都是如梦幻一般虚幻。他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疾病的威胁,但仍然坚持用爱去面对衰老和伤痛。最后,他表达了对自我迷失的渴望,希望通过痛哭来释放内心的伤痛。整首诗词充满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痛苦和无奈的抒发。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寂寞荒郊野水滨,竹篱茅舍旧比邻。谁知绣斧文章伯,尚念渔蓑潦倒人。采菊佩萸思共赏,落霞孤鹜兴尤新。关中小试酂磬侯绩,却掌丝纶侍帝宸。

公局长清淡,池亭晚景中。蔗竿闲倚碧,莲朵静淹红。半引弯弯月,微生飋飋风。无思复无虑,此味几人同。

汉文思贾傅,贾傅遂生还。今日又如此,送君非等闲。云寒犹惜雪,烧猛似烹山。应笑无机者,腾腾天地间。

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儿栖鸥。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

蔓草依依网作窠,荒庭寂寂蚓能歌。人言病久须閒默,习气相攻未易诃。

去官因脱囚,为感戴天雠。史氏乃失实,却云逃报仇。

临池高拓地,轩槛直前开。树影帘中入,荷香坐上来。吏閒休案牍,客好共樽罍。再稔民和乐,嘉名亦称哉。

秋气生白虹,秋声入高树。离离星汉明,杳杳孤鸟度。夜坐不觉久,逍遥散余步。鬓毛动凄风,罗裳怯零露。寒阴日已侵,芳岁聿云暮。眷言思我乡,谁与将尺素?

昨日梦说禅,如今禅说梦。梦时如今说底,说时说昨日梦底。昨日合眼梦,如今开眼梦。诸人总在梦中听,云门复说梦中梦。驴唇先生开口笑,阿修罗王打勃跳。海神失却夜明珠,擘破弥卢穿七竅。三人上座请谈禅,平地无风浪拍天。禅禅,不用思量卜度,非干字语言。仰之弥高,鑽之弥坚

筑馆如萧史,专城似买臣。不知身是幻,错认梦为真。

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

御林闻有早莺声,玉槛春香九陌晴。寒著霁云归紫阁,暖浮佳气动芳城。宫池日到冰初解,辇路风吹草欲生。鸳侣此时皆赋咏,商山雪在思尤清。

三千稚翠绕池亭,他日摩挲考岁星。为语邦人须耐久,春红何必似冬青。

鳞鳞新绿涨篙竿,飞雁声中岁已阑。梅蕊尚能供冷淡,酒杯那复问甜酸。徵招不入幽人梦,节物空惊壮士肝。趁取芳菲行乐去,丽词妍唱暖春寒。

三杯未醒复三杯,醉眼朦胧劈不开。急办藤床并竹枕,要随蝴蝶到蓬莱。

钦崇太霄,肃奉徽册。大礼克诚,鸿献有赫。令芳爰牙,明灵斯格。照谢垂祥,永怀何极。

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以身吒孤,实惟死友。抚妪长之,若父若母。潜授于韩,克兴厥后。崇斋以献,德侈报厚。

转食胶胶扰扰间,林泉高步未容攀。兴来尚有平生履,管领东南到处山。

秋气清,秋叶鸣,四山风骨方峥嵘。有时支颐静对,有时缓步游行。朝昏之景无尽藏,一皆遗我无人争。中林橡栗又何拾,老夫快活不可名。乃作歌,歌此情,云中木客时来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