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

风吹六十二年春,又见阳和一夜新。
兴废亲更三国事,死生暗易万城人。
种花纵好谁同赏,置酒良难自惯贫。
今独身为本宗长,思兄临节倍悲辛。

作品评述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诗词之一。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风吹六十二年春,
又见阳和一夜新。
兴废亲更三国事,
死生暗易万城人。
种花纵好谁同赏,
置酒良难自惯贫。
今独身为本宗长,
思兄临节倍悲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方回在十一月二十日南至的心境和感受。诗中描述了风吹过已经度过了62个春天,阳光和煦的一夜又带来了新的生机。诗人感慨兴亡更替,亲情之间有着三国的纷争,生死易变,城市中的人们悲欢离合不断。虽然种植美丽的花朵是一种愉悦,但很少有人能够共同欣赏,而举办宴会则是贫穷之人难以习惯的奢侈。如今,作者身为家族的长辈,孤身一人,思念兄弟在佳节前来倍感悲伤和辛酸。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通过描述风吹过的春天的数量和阳光照耀下的新一天,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他同时提到了历史上的兴亡更替和亲情之间的纷争,将个人的感受与时代的变迁相结合。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渴望,如种植花朵和举办宴会,但又表达了贫穷限制了他实现这些愿望的困境。

最后几句诗表达了作者身为家族长辈的孤独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这些情感使得诗词更具个人色彩和情感共鸣。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方回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温暖的人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密在汝边,诸法亦然。一举两得,无党无偏。赵州八百个中玄,箕裘事业尤堪传。

湖波绿如剪,美人照青眼。一夜愁正深,春风为吹浅。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朝廷今日四夷功,先以招怀後殪戎。胡地马牛归陇底,汉人烟火起湟中。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文武佐时惭吉甫,宣王征伐自肤公。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西来行路未妨长,敢指淮山作异乡。随处馈浆惊禦寇,有人酬药话韩康。柳方弄色新经雨,云似多情巧护霜。风俗淳庞节物好,一樽时与倒诗囊。

过平康巷陌绮罗丛。赢得佳人,妙舞艳歌,争劝金锺。

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春兴酒香薰肺腑,夜吟云气湿髭须。同登水阁僧皆别,共上渔船鹤亦孤。长忆前年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

雄心脱略战文场,端把烟蓑换龙章。葵藿奉君知贵味,肯怀归去见严光。

豆笾虽荐,黍稷非声。惠我岂几,歆兹至诚。

诗书穷生灯,功名平生心。辛勤莺迁乔,哀鸣猿投林。兰膏谁为容,朱弦无知音。安能如蜉蝣,随时安其阴。

十年乐家居,岂知离别愁。言游冠盖场,聚散靡自由。子从何方来,访我金陵州。情多语反默,喜极涕翻流。不如并辔出,庶以写我忧。沉沉长干寺,南轩清且幽。乌衣访王谢,湮灭那可求。却登览辉亭,下瞰白鹭洲。群山竞合沓,万室相牵钩。回首指钟阜,黎明戒前驺。林泉与台殿,胜处

前有熊罴咆,後有虎豹号。已出涧谷底,更陟山阪高。五日一并食,十年一縕袍。未知归宿处,岂惮鞍马劳。

晚峰横碧树梢红,数榜渔罾水影中。忆得江南曾看着,钜然名画在屏风。

广轮函丈中唐甓,安得青松柏筱柟。兰菊葵荷聊代匮,鸟乌鹅鸭粗相谙。中田他日规蜗舍,诸巘白云萦翠岚。耕殖自营天韶佚,世芬妨道岂宜躭。

先做田间三日霖,冰轮出海扫秋阴。人言侯是调元手,慰了农心慰士心。

春色相将老,幽禽百样吟。一犁新雨骤,满地落花深。麦秀风翻浪,身青水透针。年登应可卜,稍稍慰侬心。

杳杳河洲晚,客行殊未返。目随林鸟还,心共征鸿远。

我虽岩谷岂其卿,多壘于郊亦可惊。徒有丹心思报国,无因缓颊得论兵。跳梁狐怪今方逞,奋角狼星久未平。盍亦付之公子绣,慨然持斧为澄清。

惠山秀气迎客舟,七十里外心先投。惠山妆成要妆镜,惠泉那许东北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