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自两汉代诸葛亮的《出师表 / 前出师表》

出自两汉诸葛亮的《出师表 / 前出师表》

拼音和注音

shì zhōng 、 shàng shū 、 zhǎng shǐ 、 cān jūn , cǐ xī zhēn liáng sǐ jié zhī chén ,

翻译及意思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词语释义

尚书:1.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是各部的最高职位。2.也叫《书经》。书名。相传由孔子编删而成,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还有一部分是东晋梅赜伪造的。该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侍中:职官名。秦置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汉以为加官,分掌乘舆服物,侍于君王左右,与闻朝政,为皇帝亲信重臣。魏晋以后为门下省的长官,到元代时废除。也称为「纳言」。

死节:为保全节操而死。专指妇女为贞操而死。

参军:加入军队。

长史:官名。秦置。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属官均设长史,后历代相沿。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原诗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诗词推荐

发秃怜毛颍,才供米帛谋。才疏无可用,身老更何求。燕语催春事,花飞恼客愁。行藏猎首鼠,归梦绕沧洲。

籊籊孤竹君,长我一身半。凛然霜雪间,时至亦阴换。共与王子猷,永结忘言伴。可使溪壑姿,充我眼中玩。

关西夫子家,清白乃世传。传授已到君,此脉要浑全。青云开亨衢,况及此妙年。愿言植名节,照映东西川。

洛阳自古帝王都,百战荆榛只故墟。零乱园林遗物在,嬉游人物古风余。草迷公子障泥锦,花近佳人油壁车。漂泊强随游客辔,不辞尘土污衣裾。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

墙竹生夏阴,风荷留宿露。解衣一盘礴,此岂不足付。

摇摇花,长安城南道。小草欣欣造物匀,三月来来野田好。女郎厌踏王孙园,出郊更觉春嫣然。五家蹙成锦绣谷,双鬟妙舞玳瑁筵。合欢扇裁七宝月,荫步盖簇空青天。分司自讼狂惊坐,拾遗劝我莫近前。此时摇摇绝低小,媚紫得映车閒钿。幸承踏歌罗袜暖,偶荷细摘春心怜。岂如黄土冈头

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圣主初调瑟,烦公数寄声。已来周大老,尚致鲁诸生。末至馀尊尽,西归只履轻。中年知己泪,销得几回倾。

彭祖呼嘘不可为,碧鸡使节岂堪持。区区含糗羹藜厚,聊似相如衣锦时。

千株松下双峰寺,一盏灯前万里身。自为心猿不调伏,祖师元是世间人。

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

舅甥身退不为迟,肥遯犹当未老时。东晋虽慙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随。公开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两相知。

鉴湖五月凉风起,荷叶荷花香旎旎。先生到县花正开,濯足船头弄秋水。圣朝复兴文武科,诸生习射更弦歌。他年大比登髦俊,应报新昌县里多。

秋菊铺黄,茱萸裛翠。彭泽渊明,清吟浊醉。一年一度赏东篱,蹉过重阳总不知。因甚如此,逐物意移。

梵王生别思,之子事遐征。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此去家林近,飘飘物外情。

襄阳有高士,生产不曾治。何以遗妻子,鹿门有深期。籍籍齿牙论,龙凤名诸儿。诸葛拜床下,可是圯桥师。

知君元日趁鵷行,双观云边耸百常。拜表归来乘逸兴,跨鞍相就揽吟肠。还同皇甫寻僧孺,却笑山公顾葛强。我亦及门空刺字,不容高论听琅琅。

昼永重帘卷。乍池塘、一番过雨,芰荷初展。竹引新梢半含粉,绿阴扶疏满院。过花絮、蝶稀蜂懒。窗户沉沉人不到,伴清幽、时有流莺啭。凝思久,意何限。玉钗坠枕风鬟颤。湛虚堂、壶冰莹彻,簟波零乱。自是仙姿清无暑,月影空垂素扇。破午睡、香销馀篆。一枕湖山千里梦,正白蘋烟

何方应雨落,此地只凉生。杯酒偶相属,晤言聊叙情。登楼念王粲,促席想渊明。乡里无新故。情亲总弟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