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赤壁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作品评述

《咏史诗·赤壁》是一首唐代诗歌,作者胡曾。这首诗歌描绘了发生在赤壁之战中的壮丽场面和英雄事迹。

烈火西焚魏帝旗,
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挫英雄百万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熊熊烈火将魏帝的旗帜焚烧,
周郎在国家建立之时虎视眈眈。
交战中并不需要挥舞长剑,
已然打败了百万英勇的军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情景,展现了英雄们的智勇和无畏精神。诗中的“烈火西焚魏帝旗”表现了火焰的熊熊燃烧和魏帝旗的凋零,预示了魏帝的失败和崩溃。

“周郎开国虎争时”揭示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地位和英勇决断。他以出色的军事谋略,带领他的队伍取得了胜利。这描绘了英雄的勇敢和威严,并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混乱性。

“交兵不假挥长剑”是诗中的一句关键词汇。它意味着英雄们在战斗中并不需要依靠剑的挥舞来取得胜利。这句诗意味着他们的智慧和智慧将对抗转变为胜利。

“已挫英雄百万师”表明英勇的军队已被击败,仅仅通过一次战争就摧毁了百万敌人的力量。这强调了英雄们的无畏和强大战力,也展示了他们的优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赤壁之战中的场景和英雄事迹,描绘了英勇和智慧的战斗,并强调了胜利者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它旨在赞颂英雄们的努力,并展示他们在战争中的英勇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思。

作者介绍

胡曾,邵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汉南从事。《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今合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几度看云眼欲穿,不应气数总关天。去年兵又今年旱,守也於民自豪缘。

黄云满坞沙田稻,白雪漫山荠菜花。路人缙云频借问,碧香酒好是谁家。

市上芳菲小洛阳,谁家细马走红妆。名花未恨东风老,只恨先生两鬓霜。

玉局仙人,轻帆万里,送入三吴。怪一舟如叶,元无浊物,依然姑射,满载冰壶。昔日文君,千言成诵,不识如今记得无。新来也,喜都将分付,一颗骊珠。 向来田赋蠲输。散多少、春风巴与渝。算公家粗了,莼鲈而已,何妨西子,白发江湖。印铸黄金,时来须佩,毕竟人生万卷书。离情

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鳞影朝犹落,繁阴暮自寒。因风方袅袅,间石已漫漫。隐映看鸿度,霏微觉树攒。凝空多似黛,引素乍如纨。每向愁中览,含毫欲状难。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伴经行。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掌骨见焉。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

德不孤兮必有邻,四明留住是因循。如今高步钱塘境,只许灵山箇老人。

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已知山是石,挂起碧筇条。家在黄梅树,门当独木桥。寡交因犬恶,默坐听蝉调。同道何时过,心慵不见招。

湖水林风相与清,残尊下马复同倾。久判野鹤如霜鬓,遮莫邻鸡下五更。

二年峡内厌羁束,此日江湖欣渺茫。炯炯晴鸥明晚色,悠悠残日动波光。远眸尽处即他境,叠嶂痕边仍旧乡。自是望乡须泪落,不缘风树使心伤。

纷纷顶板尽圈红,伯仲高骞槐市风。一第一酬攀桂客,千年只泣感麟翁。

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衲补云千片,香烧印一窠。恋山人事少,怜客道心多。日日斋钟后,高悬滤水罗。

寸心如铁不关愁。

月照庭上雪,灿若玉玲珑。风吹雪如絮,飞入锦屏中。

尘暗双凫,菊明山径,何妨倦羽知还。最好是,诗翁醉后,瓶罄罍干。一笑东风打耳,心无竞、远与春闲。时时地,觅伴访梅,寻胜登山。清时俊材定用,看捧诏春郊,月露濡鞍。况表识、买臣贵骨,琴瑟逾欢。好向玉堂视草,金章映、莱子衣斑。山人去,蕙帐夜雨空寒。

天子忧剧县,寄深华省郎。纷纷风响珮,蛰蛰剑开霜。旧事笑堆案,新声唯雅章。谁言百里才,终作横天梁。江鸿耻承眷,云津未能翔。徘徊尘俗中,短毳无辉光。

游历都京并府郡,更兼县镇坊村。并无术法没谈论。一般真个好,六业铁声浑。莫*时时清韵响,人人唤出家门。磨伊心镜不教昏。满轮明月莹,光射透昆仑。

旭日始启旦,鸟声出烟萝。草堂检春事,花落风檐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