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董纪的《鬻女谣》
拼音和注音
dà ér xíng qì xiǎo ér suí , dào páng guān zhě jiē wū y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大儿:大儿dà’ér年长的儿子
小儿:1.小孩子;小儿子;2.幼童;3.称谓。
呜咽:(动)①低声哭泣。②形容凄切的水声或丝竹(管弦乐器)声。
旁观:(动)站在局外从旁边观察。[反]参与。
旁观者:傍:同“旁”。旁观者:在一旁观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观看的人比当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与“当局者迷”连用。亦作“旁观者清”。
董纪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原诗
东家夫妇无丁男,止有两女冬犹衫。
客来又议鬻其一,父母不忍听儿谈。
长云弟幼我应去,幼谓我去兄当住。
心知父母非不慈,不然租税从何措。
两儿去住争未决,父母狐疑客催别。
大儿行泣小儿随,道旁观者皆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