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鼐的《唐伯虎赤壁图》
拼音和注音
tuō xǐ jìng cóng chì sōng zǐ , fù xuán rì yuè hé wéi zā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松子:松树的种实。可食。
何为:1.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唐韩愈《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清侯方域《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司马相如卖酒成都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2.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子产》:“子产立公孙洩及辰止……太叔曰:‘公孙何为?’子产曰:‘説也。’”3.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唐徐夤《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日月:1.谋生之道,生存。2.天体,即太阳和月亮。
赤松:即赤松子。《楚辞.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赤松得之,与天地统。'汉王充《论衡.无形》:'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赤松子'。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金华县有赤松涧,赤松子游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又引《浙江通志》:'金华县北有赤松山,相传黄初平叱石成羊处。初平号赤松,故山以是名。'参见'赤松子'。亦作'赤诵'。复姓。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脱屣:比喻看得很轻﹐无所顾恋﹐犹如脱掉鞋子。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原诗
东坡居士赋有画,风月无穷泻清快。
画中有赋情亦奇,唐寅使笔能尔为。
登高临水秋气悲,山空夜明木见枝。
凭虚欲望天涯处,可似湘中瞻九疑。
九疑山高湘水深,重华不作哀至今。
青枫摇落幽竹林,湘君窈立风满襟。
江妃海若夜起会,或有云中竽瑟音。
云开月出天寥阔,俛首悲风兴大壑。
不见帝子乘飞龙,但有横江之一鹤。
横江鹤,何裴褢,苏子乘之去不回。
贤者挺生当世才,重之九鼎轻尘埃。
脱屣竟从赤松子,赋悬日月何为哉。
情往一乐复一哀,后六百岁余玆来。
曳杖江头看山碧,思得公语从追陪。
请与图中二客偕,今夕何夕月当户。
霜落收潦面深渚,凉风吹林荡空宇。
作诗要公公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