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雨后长安街忽成巨浸》
拼音和注音
dà yǔ xī lái shì yā shān , zhǎng qú hào hào qǐ bō l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波澜:(名)大的波浪,常有比喻用法:台风大作,海水涌起~|~壮阔的群众爱国运动。
浩浩:1.广阔宏大2.水势很大。
大雨:1.亦指下大雨。2.现我国气象观测规定﹐一小时内的雨量在8.0毫米以上的雨﹐或二十四小时内的雨量为25.0--49.9毫米的雨为大雨。
来势:指(人、事物或某种状况)来临时的气势。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大雨西来势压山,长衢浩浩起波澜。
始知沧海桑田变,只在阴晴反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