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元归并属元默三首

抚信元相近,乖离乃尔赊。
何堪落湖外,动即阻天涯。
叹我干微禄,期君起故家。
文科须中早,学力更功加。

作品评述

诗词:《寄赵元归并属元默三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赵蕃所作,表达了对朋友赵元归和元默的思念之情。诗人把信件托付给元归,希望他能将信送到元默的手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意中蕴含着一种温情脉脉的友谊,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诗中的抒情语言充满了忧愁和思乡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离故乡和离亲友的内心苦闷。

这首诗给人一种离愁别绪的感觉,通过对友情的呼唤和思念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和对归乡的向往。诗人深情地倾诉了自己的心声,诗中的每一个字句都流露出浓郁的情感。

这首诗的译文:
将信托赵元归,转交于元默三首。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之情,表达了离乡背井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谊的真挚追求。这首诗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诗歌艺术的魅力,具有深刻的人情味和诗意。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大手方司一世文,臞儒何敢望余尘。谁知天上黄扉贵,肯记江边白发新?末路愈穷诗有祟,旧书浑忘笔无神。床头周易尊中酒,犹赖渠侬不负人。

无营百虑省,有作虑乃多。空林无客过,寂寞类山阿。果熟风自落,蛛丝当户罗。断蓬非无根,落木亦有柯。所怀愿不获,抱恨将如何。白云怅悠悠,回首聊咏歌。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小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因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劫火不飞处,便如仙洞源。载秧交野艇,卖笋到僧门。潮水河分港,南风雨暗村。家山百里外,回首已黄昏。

抱古向天语,姚湾一士痴。逢迎衔泪月,飞出写云诗。笛冷城头客,巢安叶底儿。挂霄明寸梦,过有羽衣知。

半生漂落江湖外,此日登楼花正开。丹灶依然沈润水,珠帘空自挂瑶台。昔年道士何时去,前度游人今又来。点检洞门题咏处,几多墨迹篆苍苔。

生人无喜怒,喜怒由外触。平地有风波,安居多鸩毒。缅怀先哲士,每用此理烛。颜子不贰迁,所乐一瓢足。

春光不肯留,风雨催将去。红逐故园尘,绿满江南树。阴晴寒食天,寂寞西郊路。芳草织新愁,怅望人何处。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未见燕铭勒故山,耳闻殊议骨毛寒。愿君共事烹身语,易取皇家万世安。

若到当时上升处,长生何事后无人。前峰自去种松子,坐见年来取茯神。

酒凭孤枕聊成寐,寒入霜钟更觉清。户外只知居士睡,那知寂默念平生。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正忆玉浪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书林老仙头欲斑,近日卜居吴楚间。麻姑世界尽赢得,羲皇兴味选追还。川流切对夏无暑,山月出来门未关。笑杀区芪躁求者,不因贫病不曾闲。

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木腓。谁言夜舟固,那复玉关归。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所嗟恩馆泪,不到九原挥。

捲上疎帘莫放垂,迎眸景色自淋漓。有云更觉千山秀,不雨争知万壑奇。古道经行尽遗迹,群贤风度想当时。奚囊莫怪新篇少,应接山川不暇诗。

一纸盟书换战尘,万方呼舞却沾巾。崇陵访沈空遗恨,郢国怜怀若有人。收拾金缯烦庙算,安排钟眉颂宗臣。小儒何敢知机事,终望君王赦奉春。

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