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诸亲友二首

四十年间梦已非,论文谈道意方微。
愿言著眼羲皇上,南北东西莫浪归。

作品评述

《别诸亲友二首》是宋代诗人钱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四十年来,梦想已经消逝,
论文谈道的意义微乎其微。
愿意将目光聚焦在羲皇上,
无论南北东西,都不再漂泊归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钱时离别亲友的心情和对自己境遇的反思。他在四十年的岁月中,梦想已经逝去,曾经崇尚的学术与道德的讨论也显得微不足道。他希望能够聚焦在羲皇,即古代传说中的伏羲,指代古代文化和智慧的象征,以寻找内心的归宿,不再漂泊游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他意识到自己在追求梦想和追求学术道路上已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论文和道德观念,曾经是他所追求和重视的事物,但现在却变得微不足道。他希望能够抛开纷扰和浮躁的世俗之事,将目光聚焦在古代智慧和文化的源头,以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归宿。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追求真理和内心迷茫的思考。它传递了一种对于世俗浮华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呼唤。同时,诗词中的羲皇象征着古代的智慧和文化传承,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价值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沉思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遐不作人,天下喜乐。何以况之,鳶飞鱼躍。既勤之驾,献酬交错。利用实王,縻以好爵。

栽花傍庭砌,立木为花屋。小户虚一偏,横窗置其腹。分竹接桑蔓,尺寸引勾曲。春工直解事,夜雨频浇沃。枝条日滋荣,满架笼新绿。红浅暗香深,揖逊蔷薇服。此花名锦被,覆我四围足,比之公孙布,岂不堪华缛。自惭流落人,尚此享痴福。我欲饮其中,乱影交醽醁。拥被即长谣,傲枕

翠琰苔封韩令句,古祠巫降伏波灵。

总被利名役,机心欲算沙。舟行阻风色,客梦负年华。洲渚四五曲,渔樵八九家。江村无限好,满眼是芦花。

[姑洗为羽一奏]惟天为大,物始攸资。恭承祠祀,以报以祈。神不可度,日监在兹。有声明德,庶其格思。

析析檐前竹,秋声拂簟凉。病加阴已久,愁觉夜初长。坐拾车前子,行看肘后方。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

细雨初收脚,飞来已溅身。固应宜瑞雪,未必困行人。酒里寒犹重,吟边语未新。更怜渠白叟,呵手诉车尘。

绵绵瓜瓞,施于中林。顾于烝尝,匪今斯今。

庙蠁灵祠属二公,齐心相望切朱宫。绿渠缭绕壖垣水,广沼清泠涨殿风。已咏应麟来五畤,仍歌翔雁杂殊翁。遥知毕事期寻胜,尚问衰羸未厌穷。

四代司空倚世劳,可嗟不肖事奸豪。妄云名字与谶合,直欲起应当涂高。

扰扰浮梁路,人忙月自闲。去年为塞客,今夜宿萧关。辞国几经岁,望乡空见山。不知江叶下,又作布衣还。

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

茂林斑若锦,秀巘矗如屏。底处供登览,阑干在杳冥。

静中见万物,各各有春意。收拾入襟怀,阳和散天地。

九曲诸峰向背殊,丹青虽巧不能模。堂堂标致高如许,灵迹何须问有无。

引息度奇暑,风日正交战。淮乡六月春,嫣然担头见。香凝素囊拆,湿余清露泫。丰肤专正色,一忠百佞贱。祝融乃司花,慰我红尘面。买归一杯适,得共黄葵荐。

献岁欢声沸,清晨寒气侵。四时春是首,三日雨为霖。绿展垂杨眼,青呈芳草心。日晴仍夜雨,击壤费讴吟。

传闻黄阁守,兹地赋长沙。少壮称时杰,功名惜岁华。岩廊初建刹,宾从亟鸣笳。玉帐空严道,甘棠见野花。碑残犹堕泪,城古自归鸦。籍籍清风在,怀人谅不遐。

东君惯得花无赖。看不尽、冶容娇态。拟傍小车来,又被轻阴绐。阴晴长是随人改。且特地、留花相待。荣悴故寻常,生意长如海。

二十七年成抵用,半供忙走半闲过。挑灯又守今番岁,对酒愁听去日歌。平世及知更事少,穷身惟恐受恩多。尽情试检床头历,奈尔匆匆此夜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