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诸亲友二首

四十年间梦已非,论文谈道意方微。
愿言著眼羲皇上,南北东西莫浪归。

作品评述

《别诸亲友二首》是宋代诗人钱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四十年来,梦想已经消逝,
论文谈道的意义微乎其微。
愿意将目光聚焦在羲皇上,
无论南北东西,都不再漂泊归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钱时离别亲友的心情和对自己境遇的反思。他在四十年的岁月中,梦想已经逝去,曾经崇尚的学术与道德的讨论也显得微不足道。他希望能够聚焦在羲皇,即古代传说中的伏羲,指代古代文化和智慧的象征,以寻找内心的归宿,不再漂泊游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他意识到自己在追求梦想和追求学术道路上已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论文和道德观念,曾经是他所追求和重视的事物,但现在却变得微不足道。他希望能够抛开纷扰和浮躁的世俗之事,将目光聚焦在古代智慧和文化的源头,以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归宿。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追求真理和内心迷茫的思考。它传递了一种对于世俗浮华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呼唤。同时,诗词中的羲皇象征着古代的智慧和文化传承,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价值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沉思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妙语差肩落燕泥,亨涂骧首化龙堤。敢酬阁老惭非杜,适见夷吾不为齐。趣觐可无三节召,送行那有一钱赍。功名自是平生志,旃罽为庭正可犁。

元佑宗臣考十科,公居八九未为多。功名身後无瑕点,孝友生知不琢磨。

半生几坐阮途穷,可是推敲得句工。所见豪雄惟子共,此音今古更谁同。西风有檄催行李,明月无情照酒筒。我去君留差左计,媒身岂在泛莲红。

陈郎见我江阳城,自起唤妇亲庖烹。执勤纖手为袒割,始饮一杯和且平。一杯已尽催进酒,平头奴子皆传声。几州春色入此盎,陈郎调酒如调羹。我家东床有孙子,亦得从容陪燕喜。门前有客不速来,笑说今朝动食指。陶然胸次吞渭泾,入口岂知醨与醇。从兹剩致百家酒,更可作意呼真真。

俭节清名世绝伦,坐令风俗可还淳。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四海仪刑瞻旧德,一◇谈笑作闲人,铃斋幸得亲师席,东向时容问治民。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双鬓老如云。南行更入深山浅,岐路悠悠水自分。

溪山春色映云袍,爱住隍城意转高。翻笑忘机自安者,不能垂手入尘劳。

晔晔重阳,素秋气爽添清兴。仙歌咏。黄华相称。朵朵如如性。小槛芬芳,满座人钦敬。真清静。香风纯正。万户千门庆。

声迹相闻忽此逢,杖藜萧散一相从。平生诗酒真吾事,何处江山不尔容。芳草自生南北路,孤云难系往来踪。异时荒戍长回首,风送石城楼上钟。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忍此连城宝,沈埋向九泉。

几夜自听松雪响,西峰道者不曾来。今朝拟得寻幽话,溪路清寒却又回。

闭户何妨高卧客,牛衣垂泪未归身。云深山径飘如席,风卷长空聚若尘。渚白非沙欺落雁,窗明忽晓劫愁人。江南此日梅应发,傍水连天几树春。

山势随淮断,河流带地浑。严风疏树影,落日露沙痕。客兴双蓬鬓,吟怀一酒尊。舟行那敢缓,霜意满乾坤。

玉帐牙床坐运筹,雄师到处瘴烟收。名传冀北三千里,威振山东四百州。铁马屯云江渚晓,楼船泛月海天秋。殷勤整顿乾坤了,召入金銮侍冕旒。

山中宰相下崖扃,静接游人笑傲行。碧嶂浅深骄晚翠,白云舒卷看春晴。烟潭共爱鱼方乐,樵爨谁欺雁不鸣。莫道隐君同德少,樽前长揖圣贤清。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同郡同年总八人,七人零落一人存。如何独立薰风里,犹怨霜花点鬓根。

君采北山薪,妾捕西豀鱼。登山莫避险,入山深何虞。君行妾亦行,辛苦同朝晡。相乐成家室,此义千载孤。

非烟葱蔚苍龙阙,紫府深沈大帝居。群玉中天开策府,神龟温洛薦图书。珠宫岑寂经行处,金简荧煌拭目初。曾是先朝受恩者,因探禹穴涕涟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