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吴门感旧

香残带缓不胜愁,又见萧条一片秋。
身到故乡翻是客,心惟明月许同舟。
数声新雁凌江下,几点寒鸦逐水流。
遮莫平生多少恨,闲吟欹枕更悠悠。

作品评述

《秋日过吴门感旧》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文。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香烟残留,悠悠的愁绪缠绕不断,
再次看到一片凄凉的秋景。
身在故乡也感到自己是个旅客,
内心只期望与明月同舟共济。
几声新雁飞过江面,
几只寒鸦逐水而行。
掩盖了多少平生的怨恨,
我闲散地吟诵,枕着斜阳,心思无比悠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秋日经过吴门时的感受和思绪。秋天的景色萧瑟凄凉,让作者的心情变得沉重和忧愁。尽管身处故乡,但作者感觉自己像是个陌生人,没有归属感。他寄望于明月,希望能与它共同航行,抒发心中的孤独和无奈。诗中还描绘了几声雁鸣和几只寒鸦的画面,凸显了季节的变迁和生活的寂寥。最后,作者回忆起自己平生中的种种怨恨和悲伤,静静地吟唱,枕着斜阳,思绪悠长。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寂寥和孤独的情绪。秋天的凄凉景色与作者内心的愁绪相呼应,加深了诗词的忧伤氛围。作者通过自己在故乡的陌生感和对明月的向往,表达了对归属和安定的渴望。诗中的雁鸣和寒鸦形象,将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疏离感融入其中,给读者一种凄美的感觉。最后,作者回忆起自己平生中的痛苦和悲伤,表达了对过往的反思和思考。整首诗词以忧伤和悠长的情调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归属的思考。

诗词推荐

相别梦悠悠,相逢欢草草。送君跃马临长道。十年憔悴向尘埃,一段精神摧不老。

咽咽复啾啾,多来自早秋。园林凉正好,风雨思相收。在处声无别,何人泪欲流。冷怜天露滴,伤共野禽游。静息深依竹,惊移瞥过楼。分明晴渡口,凄切暮关头。时节推应定,飞鸣即未休。年年闻尔苦,远忆所居幽。

落帆人更起,露草满汀洲。远狖啼荒峤,孤萤溺漫流。积阴开片月,爽气集高秋。去去胡为恋,搴芳时一游。

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继天爰立长。安民乃树君。其明广如日。其泽厚如云。惟昔我文祖。拨乱拒讴歌。三分未抚运。八百不陵河。礼敷天下信。乐正神人和。风尘行息警。江海欲无波。

尧无是处桀无非,此语堪惊与道违。造物恩私多嵬琐,始知庄子得真机。

为嫌太孤高,邂逅松梅友。忽与竹同评,是遇知音不。

丞相曾多督府谋,郎君今复赞边筹。彼哉金谷饮长夜,去矣玉关防盛秋。尺度岂能拘快士,功名断不在中州。习池水满堤花艳,安得相陪赋远游。

东君试手,向南枝着意,争先时节。纵有丹青谁便忍,轻点肌肤冰雪。色借琼瑰,香分兰麝,元自标孤洁。冲寒独秀,误他多少蜂蝶。缟练不染淄尘,算来□合是,广寒宫阙。未问阳和先占取,前村一溪风月。留取清芬,主张真态,驿使休轻折。梢头青子,异时风味甚别。

独立春江古岸基,风帆沙鸟总忘机。今朝闻有巢湖信,南陌东阡迟子归。

深院春无限,香风吹绿漪。玉妃清梦醒,花雨落燕脂。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桔未应先。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筯金盘敢望传。

西村逢老叟,事事皆天真。发白不记岁,鸟鸣知是春。耕桑了衣食,儿女俱和循。日暮野中归,荷锄仍带薪。见人但恭敬,尘满头上巾。未尝褒都邑,岂闻有君臣。我疑百世下,犹有羲皇民。

鼎社年来得志閒,一杯聊复效逃禅。新诗莫漫惊流俗,恐被旁人唤皎然。

千树江头雪作裳,一枝故欲犯时妆。分明莹薄裁琼玉,不比臙脂抹海棠。

莫笑幽栖僻,谋生亦未疏。残囷具薄粥,半俸补残书。均节贫无患,安恬疾可除。虽云苦寒近,随手蓄薪樗。

东风起,东风起,海上百花摇。十八风鬟云半动,飞花和雨著轻绡。归路碧迢迢。

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露柱灯笼同请举,僧堂佛殿总和南。山河大地自群动,蠢动含灵共一龛。虀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诗境高吟太白伦,梧州下笔李潮亲。今观天马非凡种,肯厌家鸡问外人。力大鳌来吞钓饵,心专虱看似车轮。盛年出手追风雅,莫与香奁作后尘。

弓疲矢尽三千里,节弊衣穿十九年。流落天涯有离别,当时谁拟画图传。

临春高阁拟瀛洲,贪宠张妃作胜游。更把江山为己有,岂知台榭是身雠。金城暗逐歌声碎,钱瓮潜随舞势休。谁识古宫堪恨处,井桐吟雨不胜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