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义塾诸公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内顾衰朽质,汙渠映清沟。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
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
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
只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
诸君幸少壮,朂学追前修。

作品评述

《留别义塾诸公》是宋代陆文圭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内顾衰朽质,汙渠映清沟。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
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
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
只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
诸君幸少壮,朂学追前修。

诗词的中文译文:
年迈的老人,已经无所求。
麋鹿离开本性,一旦出离林丘。
故乡在何处,乘舟向东南游。
人才辈出的吴会,讲学充满儒流。
回顾内心的衰朽,肮脏的渠道映照清澈的沟渠。
坐在那里有着歌唱的骊驹,将给予知识者羞愧。
闷热的夏季困扰着人,躺下休息。
南窗边小坐,对着盛开的红葵榴。
时光不等人,青春的镜子照映着白发。
现在已经死后,巨大的海洋吹拂着浮躁。
诸位先生们幸运地年轻,应该学习追求前人的修养。

诗意和赏析:
《留别义塾诸公》是陆文圭在离别时写的一首诗词。诗中以老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诗的开篇,“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表达了老人对生命已经走过大半,没有太多追求的心态。接着,描写了麋鹿离开本性,出离林丘的意象,暗喻人在世间常常被外界环境所迫使,离开自己本真的样子。

诗中提到故园和东南游,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吴会是指当时吴地的文化盛会,人才辈出,讲学充满儒流,这里暗暗寄托了对后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前人的学问,继续传承文化。

接下来,诗人回顾自己内心的衰朽和外界糟糕的环境,以及坐有歌唱的骊驹的形象,强调了自己的无奈和对后辈们的警示。溽暑困扰着人,老人偃息归休,这里表达了对安宁和宁静的向往。

诗的结尾提到时间不等人,青春的镜子映照着白发,暗示了老人已经步入晚年,意味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有限。只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表达了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脆弱感受。

最后两句诗,诸君幸少壮,朂学追前修,直接呼唤后辈们幸运地年轻,应该学习并继续前人的修养,这是对后辈们的殷切期望和鼓励。

整首诗以老人的视角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思考,同时也透过对后辈们的期望和警示,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关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对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转换,传达了深层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词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蕴含了社会和文化的关怀,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古洞桃花发嫩枝,施朱施粉两相宜。要渠成结千年实,多谢春风著意吹。

暂来不复去,梦里到长安。可惜终南色,临行子细看。

青山叠叠水潺潺,路转峰回一又湾。想见雪天元限好,不妨独棹酒船还。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

病来佳兴少,老去旧游稀。笑语纵横作,杯觞络绎飞。 ——裴度清谈如水玉,逸韵贯珠玑。高位当金铉,虚怀似布衣。 ——刘禹锡已容狂取乐,仍任醉忘机。舍眷将何适,留欢便是归。 ——白居易凤仪常欲附,蚊力自知微。愿假尊罍末,膺门自此依。 ——李绅

月树争枝影共寒,楂楂飞过屋头山。五陵年少多春闷,一弹千金落等闲。

昨朝邸吏报商山,闻道孙生得状元。为贺圣朝文物盛,喜於初入紫微垣。

客途终日忆归山,今得重来岂等闲。万别千差俱屏却,一轮落照梦魂间。

□□□□□溪流。紧系篱边一叶舟。沽酒去,闭门休。从此清闲不属鸥。

长寿寺石壁,卢公一首诗。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

傲世欲何求,归来已倦游。琴诗聊自啸,丘壑复相留。问菊时携酒,乘风或棹舟。乐天良有以,心事老田畴。

青山多乔木,柳枝低婀娜。春风在毫端,商迁无不可。

百尺清波泻鸭头,美人新筑在河洲。风流张绪偏临水,恨别江淹独倚楼。柳外晴过休汝骑,门前春系下淮舟。近来麟阁能争胜,闲杀眠沙数点鸥。

日落欲闭户,风清聊杖藜。千山犹带雨,一径已无泥。虢虢水声急,悠悠云影低。催归缘底事,著意旁人啼。

袷衣寥落卧腾腾,差似深林不语僧。捣麝拗莲情未尽,擘钗分镜事难凭。槎通碧汉无多路,梦入红楼第几层。已怯支风慵借月,小园高阁自销凝。

烛边醉脸拟融酥,盏畔歌喉欲贯珠。应念东家多病叟,静披宽褐拥红炉。

君家父子真国器,弃逐那知上苑春。岚障城中尤自乐,浦珍市里本来贫。曾怜浊俗排阊阖,蹔屈清江纵羽鳞。我老相逢便相别,剧谈易象亦何因。

一峰飞到此,胜景幻幽林。苍径望不尽,白云行渐深。钟声传日午,笠影卸松阴。候得神仙否,神仙不可寻。

一缕红丝一缕情。开时无力坠无声。如烟如梦不分明。雨雨风风嫌寂寞,丝丝缕缕怨飘零。向人终觉太盈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