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词·太上皇帝合六首

竹殿阴阴间绿槐,日长棋罢看流杯。
北窗风味沈沈静,南内时新节节来。

作品评述

《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词·太上皇帝合六首》是崔敦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殿阴阴间绿槐,
日长棋罢看流杯。
北窗风味沈沈静,
南内时新节节来。

诗意: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清幽的场景,表达了太上皇帝对节日的欢庆和对宫中生活的享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细节,展现了一个宫廷的端午节景象。首两句"竹殿阴阴间绿槐,日长棋罢看流杯"表达了太上皇帝在竹殿中享受清凉的阴凉之处,观赏着绿槐的美景,享受着游戏棋艺之后的闲适时光。这里的"日长"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太上皇帝的无忧无虑和宴乐的延续。

接下来的两句"北窗风味沈沈静,南内时新节节来"则表达了北窗的风景宁静而深沉,南内则流传着时新的喜庆氛围。北窗的宁静与南内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表现了宫中生活的丰富多彩。"时新节节来"暗示了太上皇帝所在的宫中每个节日都有新的庆祝活动,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欢乐。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宫廷端午节的景象,展现了太上皇帝闲适愉悦的生活,同时也体现了宫廷中节日庆祝的喜庆氛围。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诗词传递出了对节日欢庆和宫廷生活的美好赞颂。

诗词推荐

早得虚名翰墨林,谢归忽已岁时侵。春郊射雉朝盘马,秋院焚香夜弄琴。病酒闭门常兀兀,哦诗袖手久愔愔。浮沉不是忘经世,後有仁人识此心。

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铜瓶响寒泉,闻之心自醒。井边双梧桐,映月影离离,上有独栖鹊,细爪握高枝。我欲画团扇,良工不可求。三叹拊庭楯,浩然风露秋。

清晨起读报,失声惊子死。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谲诡。绝知无佳讯,未忍置不视。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纸。大事记馀墨,为子书名字。厥生固未荣,死哀斯亦止。犹蒙稽古力,匪然胡及此。吴先斋头饭,识子当时始。南荒复再面,阔别遂万里。赋诗久忆删,悲子亦不起。夙昔矜气隆,齐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

芳姿劲节本来同,绿荫红妆一样浓。我若化龙君作浪,信知何处不相逢。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同出复同归,从朝直至暮。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心期自乖旷,时景

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较迟。披文流涕疏,分韵泛湖诗。天夺过逢乐,人兴殄瘁悲。何须金马客,鲜制玉楼辞。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登门执别有不答,惭愧公家父子孙。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这无状,世间稀,住佛屋,著佛衣。噇佛饭,说佛非,多忿怒,少慈悲。画似差毫氂,宝禅者应自知。

崩涛裂岸四三年,落日寒烟正渺然。空腹荷锄那办此,人功未至不关天。

玉立诸郎总席珍,名登天府早荣亲。读书闻道超千古,教子如君有几人。行际风云攀郄桂,先沾雨露及庄椿。浮山名寿参天翠,长与蓝袍色斗新。

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乍听丝声似竹声,又疑丹穴九雏惊。金波露洗净于昼,寂寞不堪深夜情。琥珀尊开月映帘,调弦理曲指纤纤。含羞敛态劝君住,更奏新声刮骨盐。乳燕双飞莺乱啼,百花如绣照深闺。新妆对镜知无比,微笑时时出瓠犀。

偷将行雨瑶姬佩,招得凌波仙子魂。幽韵清香两奇绝,小窗斜月伴黄昏。

雁荡天台路险艰,多应特地隔尘寰。不辞登陟来千里,为是东南第一山。争望台星从海上,方知蓬岛在人间。武林二老图中见,重惜官师远莫攀。

岭头分界候,一半属湘潭。水驿门旗出,山恋洞主参。辟邪犀角重,解酒荔枝甘。莫叹京华远,安南更有南。

细读养生主,长歌归去来。山僧借水品,溪父送琴材。病退稀求药,身闲日探梅。今宵喜无寐,岷下有书回。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