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雪千山双鬓老,浮云万里尺书无。

出自明代李攀龙的《病苏忆王徐二子》

出自明李攀龙的《病苏忆王徐二子》

拼音和注音

hán xuě qiān shān shuāng bìn lǎo , fú yún wàn lǐ chǐ shū w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里:1.万里(191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形容极远。

千山:极言山多。山名。在今辽宁省西南部,为长白山的支脉。上有月芽、钵盂、笔架等十余峰。奇峰叠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浮云:1.指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2.飘忽不定;3.骏马名等。

双鬓:两边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尺书: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指书信。指诏书。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伏枕高楼白日徂,梦回春色杳相扶。

风流转觉中原尽,海岳惊看我辈孤。

寒雪千山双鬓老,浮云万里尺书无。

也知俱壮观涛兴,只是漂零不可呼。

诗词推荐

十里髻鬟谁绾结,半天苑翠自嶙峋。教儿莫惮依山住,阔领裁衣尽土人。

偶开诗卷雪窗晨,中有桃花片尚新。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

疾风动地雨倾荷,一事商量君信麽。试问糟床与檐溜,雨声何似酒声多。

夏祭先供项里祠,鲜香未晏已闻思。昨宵梦里依稀见,满树薰风重压枝。

凝阴禀粹,照临八埏。丽天垂象,继日代明。一气资始,四时运行。灵祗昭昭,备物讶诚。

秋尽。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慵整顿。聚两眉离恨。

十口南迁粗有归,一轩临路阅奔驰。市人不惯频回首,坐客相谙便解颐。惭愧天涯善知识,增添城外小茅茨。华严未读河沙偈,偃仰明窗手自披。

翰林职在明光里,行乐诗成拜舞中。不待惊开小桃杏,始知天子是天公。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

落石关城动鼓笳,远游怜汝尚无涯。壮身谩托三公府,归梦难寻万里家。投驿暮山灯照叶,待潮秋渡棹粘沙。军中记室能相问,只说愁吟对菊花。

万州溪西花柳多,四邻相应竹枝歌。问君今夕不痛饮,奈此满川明月何!

天然奇石耸云端,下浸龙泓一掬寒。静听潺湲眠未得,不妨乘月依阑干。

锦屏山下有家园,每岁家园过禁烟。早是三春天气好,那堪百里主人贤。同於一派水边饮,醉向万株花底眠。明日归鞍遂东指,上阳风景更暄妍。

老匠隳山斩苍石,偃然巨璞长於席。锐凿飞椎日鑱击,金錞嘲轰满虚室。白沙礲就大禹圭,绀滑自同青玉色。两螭攫拿相闹立,欲求大篆冠其额。先生绝妙不须言,引墨为我一落笔,蟠屈玉箸入石壁。吾曹名氏遂辉赫,异物不复容侵蚀。

白苹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

贫女信难昏,俗子每易忘。文学公世师,一见遽倒囊。原公出调燮,容我濯沧浪。台躔五云处,浩歌长相望。

细数峰峦到石门,缓移屐齿步云根。一樽浊酒林间坐,古木苍萝日月昏。

听鸣驺入谷,怕惊动、北山猿。且放浪形骸,支持岁月,点检田园。先生结庐人境,竟不知、门外市尘喧。醉后清风到枕,醒来明月当轩。伏波勋业照青编。薏苡又何冤。笑蕞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分明一盘棋势,谩教人、着眼看师言。为问鲲鹏瀚海,何如鸡犬桃源。

知君家住练湖边,家近东南尺五天。一棹赋归天有意,练湖归看满湖莲。

红尘着脚双鬓斑,折腰五斗真作难。巾车一去不复还,归卧柴桑紫翠间。东篱悠然见南山,欲辩忘言心自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