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四首赠钟中书子勤

豫游闻夏谚,巡守协虞风。
省敛三农喜,趋朝五瑞同。
星文俱拱北,川水尽朝东。
独有纶闱客,偏承雨露浓。
¤

作品评述

《帝京篇四首赠钟中书子勤》是明代诗人王直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豫游闻夏谚,
巡守协虞风。
省敛三农喜,
趋朝五瑞同。
星文俱拱北,
川水尽朝东。
独有纶闱客,
偏承雨露浓。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豫游途中听到了夏天的谚语,同时巡视守卫国家边境时感受到了协调的虞风。他感到高兴的是,国家的农业生产丰收,人民的喜悦与他共同。他看到星辰和文明都指向北方,河川水流朝向东方。然而,他深感自己作为朝廷的官员,独自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和荣誉,就像雨露浓厚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朝廷官员赠送给钟中书子勤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喜悦之情。同时,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中的夏谚和虞风象征着时节和风俗传统,显示了作者关注民间风俗和人民的生活。省敛三农喜,趋朝五瑞同表达了国家农业丰收和人民幸福的喜悦之情,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的担忧和关心。

诗中的星文拱北、川水朝东,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天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景观的赞美。同时,通过描述自然界的稳定和和谐,与作者所感受到的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繁荣相呼应。

最后两句“独有纶闱客,偏承雨露浓”表达了作为官员的孤独和责任重大。纶闱即指官阶,意味着作者所承担的官职和责任。作者深知自己的荣耀和压力,他心怀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辛勤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喜悦和关心,以及作为官员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对国家社会的思考。

诗词推荐

三秦擅淮石,三孔专江西。鼎足立世稳,文匠诗宗师。吾生亦太晚,流风殆谁归。龙泉剑之精,夜气贯斗箕。今其为三孙,锋芒不能辉。大孙学如针,鑽到罅隙微。小孙笔如雷,挟雨驱虹蜺。弟兄时辈中,群雄望风雌。我新幸且识,其仲字正之。才调骥历块,襟怀鸥忘机。每见必樽酒,漫延

同云漠漠护深斋,兴到从教漏点催。寒色照人知霰集,疏花有喜傍灯开。平生漫说诗千首,一饮还能酒百杯。明日雪晴山满目,更开溪阁待君来。

笔下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逡巡。寄言昔日不龟手,应念江头洴澼人。

四肢谁谓可无骨,五肚自信难留寒。跂予望不之不得语,但愿万里书平安。

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阳来复时。变化无穷俱是易,探原密处起乾知。

雁字书空极劲遒,江流东去不流愁。梦归破屋南山下,身落寒沙古渡头。雪意已坚狂问酒,风威未厉懒添裘。土人识得沧浪客,特地相期剧醉留。

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若道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

君为秋浦三年宰,万虑关心两鬓知。人事旋生当路县,吏才难展用兵时。农夫背上题军号,贾客船头插战旗。他日亲知问官况,但教吟取杜家诗。

邃古之初,民性质朴。不侈不靡,燔黍捭豚。汗尊抔饮,取足而已。淳风既漓,日趋于卑。如彼流水,食必方丈。器必雕镂,荡然无纪。其或不然,是有后言。争笑迭毁,洛河之南。大贤是居,思整其圮。倡为真率,以究其源。以窒其委,真则无伪。率则易成,亦克为礼。惟许敬氏,恭俭和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幷。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恻隐

故人别后杳沉沉,独上高楼水国阴。鸿雁不传书底恨,天山流落到如今。

清邃林亭指画开,幽岩别派像天台。坐牵蕉叶题诗句,醉触藤花落酒杯。白鸟不归山里去,红鳞多自镜中来。终年此地为吟伴,早起寻君薄暮回。

忽忽新冬无一旬,自怜憔悴楚江滨。满前魑魅何曾御,尚愧无功作逐臣。

艰危门户要人持,孝出贫家谚有之。葆汝心光淳闷在,皇天竺胙总无私。

密雪夜来积,起见万物春。山川忽改色,草木一以新。古邑失荒秽,王路覆平均。从兹庆丰年,蹈咏惭小臣。

云英两凤跨烟扉,收尽诗才坐翠微。相国题评为携挈,一方莲社似公稀。

五湖佳处是荒寒,却为无山水更宽。皈去江南无此景,未须吃饭且来看。

嘉植阴阴覆剑池,此中能政动神祇.湖边观稼雨迎马,城外犒军风满旗。融酒徒夸无算爵,俭莲还少最高枝。珊瑚笔架真珠履,曾和陈王几首诗。

雪带烟云冷不开,相思无复上高台。江山况是数千里,只听嘉声动地来。

长天万里扫清秋,宿雾朝云寸不留。向晓残星犹未落,一盘棋子倩谁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