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王侯重九前蠲不济寺债

史君救弊知原本,民赖浮屠产力宽。
保障便为今日计,功名留与百年看。
喜闻白纸租都放,不饮黄花酒亦欢。
晨起有人相贺语,禅斋得稳占蒲团。

作品评述

《上王侯重九前蠲不济寺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宓。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史君救弊知原本,
民赖浮屠产力宽。
保障便为今日计,
功名留与百年看。
喜闻白纸租都放,
不饮黄花酒亦欢。
晨起有人相贺语,
禅斋得稳占蒲团。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重要的事件,以及对它的赞美和反思。诗人称赞了史君(可能是一个官员的名字)对解决贫困问题的努力和了解问题本质的能力。他指出人们因为佛教的教化而获得了宽广的生产力,从而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保障措施是为了应对当下的困难,而功名则是为了留给后人评判。诗人也表达了对白纸租的废除的喜悦,这是一项对人们生活负担的减轻。他说他不需要喝黄花酒来感到快乐。早上起床时,有人祝贺他,他庆幸自己在禅斋里找到了安定,坐在蒲团上冥想。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陈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思考。他赞扬了那些能够真正理解问题并采取行动的人,而不仅仅是依靠虚浮的言辞。诗人通过提到佛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强调了它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他还对当时实施的政策措施表示认可,并期待这些措施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诗人通过对喜闻废纸租的庆祝和对黄花酒的拒绝,传达了他对简朴生活和减轻人们负担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在禅斋里找到内心宁静的喜悦,体现了他对禅修和冥想的推崇。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问题和政策措施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人民福祉和内心宁静的关注。通过对具体事件和场景的描绘,诗人呈现了一种平实而深刻的诗意,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个人修行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行人到此尽蹉跎,一指头端不奈何。毫发有差千万里,沩山抚掌笑呵呵。

银筝旋品。不用缠头千尺锦。妙思如泉。一洗闲愁十五年。为公少止。起舞属公公莫起。风里银山。摆撼鱼龙我自闲。

昨日尚絺綌,今日便衾帟。在公不关白,故故出不测。乡来三丈热,变灭在倏忽。蓬根爽然醒,凉意满巾帻。团扇岂辨此,羞涩谢陋质。不必待秋来,理宜长弃掷。

着脚争些子,公私只两歧。正途元自稳,捷径不胜巘。见透行须透。心移境亦移。前人须指点,进步莫迟疑。

十五日已前取不得,十五日已后舍不得。正当十五日,取即是,舍即是。问汝问余都不会,可怜只解那斯祁。

方珪座压五云端,修竹丛边舞玉鸾。施果狖离苍岫晚,献珠龙透碧波寒。琉璃瓶对珊瑚印,翡翠环摇玳瑁冠。百宝阶前丈石上,天上瞻礼爇旃檀。

童稚牵衣双在侧,将来不可留又忆。还乡惜别两难分,宁弃胡儿归旧国。山川万里复边戍,背面无由得消息。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

澹若论交味,嘤其求友声。江湖几鱼沫,风雨一鸡鸣。旧事休重说,新诗莫细评。烦将忆勤梦,归对海山横。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水潺_,云澒洞,石__。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东。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将军金印亸紫绶,御史铁冠重绣衣。乔生作尉别来久,因君为问平安否。魏侯校理复何如,前日人来不得书。陆浑山下佳

寒雨萧萧落井梧,夜深何处怨啼乌。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自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晴川带微阳,鸥鸟双飞去。双飞如有归,并宿向何处。汀寒雾幂历,永落沙沮洳。不避近行舟,应知心寡虑。

世俗传偷药,嫦娥以此名。唐人皆咏月,吾取玉川生。

客背有芳藂,开花不遗月。何人纵寻斧,害意肯留卉。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我行天涯远,幸此城南苃。小堂劣容卧,幽阁粗可蹑。中无一寻空,外有四邻市。窥墙数柚实,隔屋看椰叶。葱蒨独兹苗,愍愍待其活。及春见开敷,三嗅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斜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

白公自号老居士,疏傅史称贤大夫。脍卿不妨留客饮,擘麟何必享天厨。清池澡沐端溪石,素壁彰施洛社图。帝赐后村奎画在,作堂安用扁青涂。

秋暑尚烦襟,林泉净客心。菊残知节过,荷尽觉池深。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犹嫌近官道,轣辘听车音。

雪里移苍斛,梢头点翠芒。只销三日暖,便圻数花房。紫袖染难透,琼肤晒转香。小留供鼻观,开去未须忙。

右渔村夕照。孤塔望中青,钟声隔洞庭。苍山不可及,烟阔浪冥冥。忆似寒山寺,枫桥半夜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