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顾炎武的《黄侍中祠》
拼音和注音
shì zhōng cí xià shuǐ yún hūn , yǒu kè bēi gē kòu guō m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悲歌:悲歌bēigē[sadmelodysong]悲伤的歌曲。悲歌bēigē哀声歌唱。
侍中:职官名。秦置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汉以为加官,分掌乘舆服物,侍于君王左右,与闻朝政,为皇帝亲信重臣。魏晋以后为门下省的长官,到元代时废除。也称为「纳言」。
下水:1.把某些纺织品、纤维等浸在水中使收缩。2.进入水中。3.比喻做坏事。4.向下游航行。
水云: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水上方的云。指将要下雨的云。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原诗
侍中祠下水云昏,有客悲歌叩郭门。
古木夜交贞女冢,光风春返大夫魂。
先朝侍从多忠节,当代科名一状元。
莫道河山今便改,国于天地镇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