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忍俊九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chái jì gāo tún tǎ jì xiān , bù xū xīn xiǎng qiě zhēng y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须:不用;不必。
争妍:竞相逞美。
獭祭:(书)(动)《礼记·月令》:“獭祭鱼。”獭贪食,常捕鱼陈列水边,如陈物而祭,称为祭鱼。后用来比喻罗列典故堆砌成文。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原诗
豺祭羔豚獭祭鲜,不须欣享且争妍。
王唐瞿薛当年盛,又束潘妃步步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