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南越

边邑深隍嵌叠峰,土民食粟扣时舂。
云山溪水常相合,烟树藤萝每自封。
岭外瘴温鸣蟋蟀,海滨郁热显掞鳙。
常思不律皆由此,数月朱颜别旧容。

作品评述

诗词:《咏南越》
朝代:明代
作者:朱元璋

边邑深隍嵌叠峰,
土民食粟扣时舂。
云山溪水常相合,
烟树藤萝每自封。

岭外瘴温鸣蟋蟀,
海滨郁热显掞鳙。
常思不律皆由此,
数月朱颜别旧容。

中文译文:
边境的城邑,深深地嵌在叠峰之间,
土民们吃着粗粮,按时去捣榨。
云山和溪水常常相融,
烟树藤萝每每自然生长。

岭外的地方潮湿炎热,蟋蟀鸣叫,
海滨的地方闷热而显得闷沉。
我经常思索,不依循规律,都源自于此,
数月过去,面容已不再年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创作的,描绘了南越地区的景色和生活情景。诗中首先描述了边境城邑的壮丽景色,城市和峰峦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壮观和雄伟的感觉。接着描绘了土民们艰苦的生活,他们吃着简单的食物,按时去捣榨,展现了他们勤劳朴实的品质。

诗人提到云山和溪水常常相融,烟树藤萝自然生长,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与前面描绘的边境城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岭外和海滨的不同气候特点。岭外地区潮湿炎热,鸣蟋蟀,而海滨地区则更加闷热,掞鳙(音同“鳐”,鱼类)在水中显露。这些描写体现了南越地区的气候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差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他说常思不律皆由此,意味着他的思考和创作灵感源于所见所闻的大自然景色。他提到“数月朱颜别旧容”,暗示时光飞逝,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这或许是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容颜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越地区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岁月变迁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感慨。

诗词推荐

桥边三尺剑,江上六钧弧。汉武帝何处,周将军已无。织绡深有室,泣泪自为珠。谁为九渊害,人犹能尔图。

边塞

有马骨堪惊,无人眼暂明。力穷吴坂峻,嘶苦朔风生。逐逐怀良御,萧萧顾乐鸣。瑶池期弄影,天路拟飞声。皎月谁知种,浮云莫问程。盐车今愿脱,千里为君行。

边塞

窗牖月色多,坐卧禅心静。青鬼来试人,夜深弄灯影。

边塞

残年脚力已摧颓,不谓登高尚可来。每恨故人多爽约,那知今日共衔杯。挪挲黄菊香仍在,怅恨朱颜挽不回。君若此时犹惜醉,酒怀更待几时开。

边塞

闲想旧游都似梦,别来秦树又西东。高秋最忆樊川景,稻穗初黄柿叶红。

边塞

圃事亦儿嬉,因成二十诗。似蒙神物助,堪作画图披。南面开书阁,东偏浚墨池。土功恐难极,莫可且随宜。

边塞

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边塞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边塞

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句还如菡萏,谁复赠襜褕。想得重泉下,依前与众殊。役思曾冲尹,多言阻国亲。桂枝何所直,陋巷不胜贫。马病唯汤雪,门荒劣有人。伊余吟亦苦,为尔一眉嚬。

边塞

郡邑相望路半停,屹然香刹从林坰。罢参释子忘情久,供胡伴僧入梦灵。东去无情波缭绕,西来有意柏葱青。定知俗驾经过少,月上松扉不用扃。

边塞

不教老子略眉开,夏热未除秋热来。一夜凉风吹欲尽,半轮晓日唤将回。

边塞

独倚危楼四望遥,杏花春陌马声骄。池边冰刃暖初落,山上雪棱寒未销。溪送绿波穿郡宅,日移红影度村桥。主人年少多情味,笑换金龟解珥貂。

边塞

我有二奇物,太阿与龙泉。床头雷吼匣,屋角虹贯天。刺虎如切瓠,斩蛟犹截弦。神光未获试,所遇乃不然。时平会销兵,一笑甘长捐。泻兹太古水,早被洪炉烟。化身作农器,往斸南山田。元炁还不死,为人作丰年。

边塞

和靖祠堂在半村,敬瞻遗像忆师门。洛中虽去名犹重,吴下曾来道益尊。言立岂徒规后学,书存端可识真源,瓣香再拜公应鉴,自愧传衣忝嫡孙。

边塞

广寒二十五万户,跪奉素娥听指呼。落屑欲堆悬圃满,人间但爱玉轮孤。

边塞

曾唱阳关送客时。临岐借酒话分离。如今酒被多情苦,却唱阳关去别伊。欢会远,渺难期。黄垆门掩昼阴迟。青楼更有痴儿女,谩忆胡姬捧劝词。

边塞

小桥流水去茫茫,隔岸何人在一方。传道荆公曾晓渡,天风吹落五更霜。

边塞

卧听高斋落叶风,清诗交咏想晨钟。故人厚意论千载,正始遗音仅一逢。胶漆初期在俄顷,云龙莫恨不相从。芸房深锁秋香冷,郁郁葱葱佳气浓。

边塞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边塞

念汝方青鬓,嗟予久白须。在亡终不免,寿夭太相殊。有恨心如割,无言泪陨珠。何堪植马鬣,玉树閟黄垆。

边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