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更有扶留汁,不必胭脂上口来。

出自明末清初代屈大均的《紫梗曲》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紫梗曲》

拼音和注音

fāng xiāng gèng yǒu fú liú zhī , bù bì yān zhī shàng kǒu l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胭脂:由胭脂虫雌虫的干燥身体组成的一种红色染料;一种化妆用的红色颜料,也用来画国画。

不必:表示没有必要。

上口:上口shàngkǒu∶诗文、台词等写得很流畅,读起来顺口∶诵读诗文等纯熟时,能顺口而出。如:琅琅上口

芳香:(名)香(多指花草):泥土的~|桂花的~。[近]芬芳|馨香。[反]恶臭。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紫梗西从海外来,染衣红似石榴开。

芳香更有扶留汁,不必胭脂上口来。

诗词推荐

我昔下三峡,百丈堆两车。初发公安城,已过长风沙。早知世路恶,恨不常浮家。至今清夜梦,双橹闻讴哑。

人立玉,天如水,特地如何撰。海南沈烧著,欲寒犹暖。算从头,有多少、厚德阴功,人家上,一一旧时香案。煞经惯。小驻吾州才尔,依然欢声满。莫也教、公子王孙眼见。这些儿、颖脱处,高出书卷。经纶自入手,不了判断。

东郊二月天,寒尽未成暄。永日青丝骑,和风绿酒樽。迳抽萱甲细,墙倚杏梢繁。烂醉谁知者,行歌入国门。

山椒谁立石,人说有龙居。此地终招隐,何年定结庐。云封秋嶂老,瀑倒夕林虚。不似膺门峻,为谋恐未疏。

院静尘嚣隔,閒看砌长苔。新晴农乍急,旧雨客能来。适报提壶劝,还惊布谷催。穷居有行狎,一笑且持杯。

钱塘东去海潮生,吴浦东来舟自横。十里金波秋浩荡,流光直到阖闾城。

五百移栖绝洞深,空留辙迹杳难寻。绿丝绦带何人施,长到春来挂满林。

缄题重叠语殷勤,存没交亲自此分。前月使来犹理命,今朝诗到是遗文。银钩见晚书无报,玉树埋深哭不闻。最感一行绝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

万里戌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岂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天教狂虏灰飞。更莫问儿郎存血衣。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从今去,

细肋柔毛饱卧沙,烦公遣骑送寒家。忍令无罪充庖宰,留与儿童驾小车。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缲车欲动蚕春暮,水足秧青行白鹭。着新脱故山禽呼,也似催人阔耕布。着新脱故也自奇,阔耕阔布也自宜。冬苗夏绢星火急,欲着无新耕亦饥。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

白日归来皆有意,平生事了最为难。可邻万顷烟波色,只属天随醉眼看。

开船侵晓雾,转棹顺江流。寺径盘龙腹,州旗映马头。水边香草细,云陵小桥幽。写物钦清绝,赓篇愧缪悠。

社袄初穿暑气收,今朝五日过中秋。隔湖我每思□□,□市公能顾小楼。斗酒只鸡承厚意,扁舟匹马约閒游。吾侪不与人间事,肯挂眉头一点愁。

骄虏初南下,烟尘暗国中。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一身许明主,万里总元戎。霜甲卧不暖,夜半闻边风。胡天早飞雪,荒徼多转蓬。寒云覆水重,秋气连海空。金鞍谁家子,上马鸣角弓。自是幽并客,非论爱立功。

郡斋弧矢记垂门,今日衰翁更觉尊。生晚不能瞻大父,年高却幸见曾孙。从今镜镊知无用,但喜芝兰近愈繁。题汝孳孳守家法,为传衣钵到仍昆。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绣节荣分使,斑衣喜拜亲。方将昌厥后,岂必在其身。其馆仙游远,佳城瑞气新。九原看厚报,衮衮耀丝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