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冰盘未荐含酸子,雪岭先看耐冻枝。
应笑春风木芍药,丰肌弱骨要人医。

作品评述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盘未荐含酸子,
雪岭先看耐冻枝。
应笑春风木芍药,
丰肌弱骨要人医。

中文译文:
还未上菜的酸子梅果,如冰盘般清凉。
先看到了耐寒的梅枝,犹如雪山上的景象。
春风应该笑话木芍药,因为它们需要人的医治才能丰满肌肤,强固骨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梅花的特点和寓意。苏轼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梅花的坚韧和不畏严寒的品质。

首先,诗中提到的“冰盘未荐含酸子”,描述了梅果还未成熟,像冰盘一样清凉,酸子指的是未成熟的梅果。这里通过对梅果的描绘,暗示了梅花的清凉和坚韧。

接着,诗中提到“雪岭先看耐冻枝”,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雪山上依然能够开放。这里通过对梅枝的描绘,强调了梅花的坚强和不畏严寒的品质。

最后两句“应笑春风木芍药,丰肌弱骨要人医”,表达了梅花在春风中傲然挺立的态度。与木芍药相比,梅花需要人的医治才能丰满肌肤、强固骨骼,这里暗示了梅花的坚韧和独立自强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梅花作为冬季中的明亮之花,坚持在寒冷的环境中开放,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品质象征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该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韧性,同时也启示人们如何坚持和奋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负土衣冠乱满园,不知曹德是轩辕。土山白尽忠臣发,何似初来莫妄言。

昨夜东风来,吹我门前柳。柳芽黄未全,草根青已有。鹁鸠屋上鸣,劝我尝春酒。我发日已白,我颜日已丑。开樽聊怡情,谁能计身后。

少年嗜书谒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短檠油尽固自佳,坐守一窗如漆黑。渔歌袅袅起三更,哀而不怨非凡声。明星已高声未已,疑是湖中隐君子。

兴福奇儿,福无边表。一点灵台,青天月皎。

人生第一莫多情,眼看仙花结不成。为报两京才子道,好将诗句哭温卿。

荷君来意固非因,曾未深交意便倾。语到七篇无欠少,学从三画已分明。每怀前此伤标置,颇欲从今近老成。为谢荆门三益友,何时尊酒话生平。

中圣流风久未寒,渺然何但酒肠宽。渠诗下笔如山峡,我思攀危上七盘。

麦熟归小隐,诗名留远方。竹冠山霭重,棕屦石苔香。扫径怜新笋,临池玩旧芳。僧交非昔比,吾党惧行藏。

借寇借不得,清声彻帝聪。坐来千里泰,归去一囊空。遗爱封疆熟,扳辕草木同。路遥山不少,江静思无穷。花舸冲烟湿,朱衣照浪红。援毫两岸晓,欹枕满旗风。道罕将人合,心难与圣通。从兹林下客,应□代天功。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

关塞云西路,僧庐左右开。过岩逢石坐,寻水到源回。天籁吟松坞,云腴溢茗杯。宫城才十里,导骑莫相催。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行沙回望岸南头,叠叠层层雪积稠。民社一同犹是寄,故应羁迹此生浮。

秋月天热白,溪流镜样平。唤船同胜赏,把盏话平生。击楫鱼频跃,忘机鸟尚惊。兹游还可继,家酿为君倾。

相逢把手上高峰,四顾寥寥天宇空。一曲渔歌人不会,芦花飞起渡头风。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於菟。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城南天倒影,绿浪摇十里。使君云梦胸,犹复录此水。舟行及雨霁,秋色在葭苇。烟涵翠轂润,月照金波委。知公已忘机,鸥鹭宛停峙。向来趋热士,说似颡应泚。俗子与清游,自古剧函矢。如何有双脚,受垢不受洗。异哉公殊嗜,记此两苦李。诗成堕衡门,名字污纸尾。明当蹑公迹,佳处

嘉牲典礼,诞合神灵。乡通纯孝,治感至香。要香既裸,圣酒来宁。膺兹福禄,万寿益龄。

羽檄联翩趣募兵,单枪一剑觅功名。健儿争欲趋淮阃,宣相相看若父兄。

终岁辛勤农在野,边头亦闻军茇舍。指挥郡县催挽输,兼作苇蒲收{上厭下木}柘。诸将但思弧矢利,教我力耕谁暇议。兵多食少将奈何,请君往问司徒锐。秦人凿渠开陌阡,从临关东常晏然。当时列国岂知此,楚王内府藏三钱。何须飞来黄鹄语,吾已得于褐之父。红花堰废今百年,不复秋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