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鼐的《又次韵答陈石士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jìng zhōng máo shè jī qián zhì , kōng jiàn míng táng jiàn tài c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堂:1.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典礼等活动的地方。2.打晒粮食的场地。3.堪舆家称墓前聚水的地方。4.墓前的祭台。
空见:谓凭空见及。
茅舍:茅舍máoshè茅屋;草屋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太初:1.天地元气之始。2.道家指天道、自然的本源。3.上古时代。@@@@4.汉朝武帝的年号。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原诗
发德诛奸作一书,名山思贮杀青馀。
竟终茅舍赍前志,空见明堂建太初。
蔑若众星真小说,学乎旧吏似凭虚。
不妨笔记传吾党,磊落宁嫌释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