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楞严寺》
拼音和注音
sù xián sēng tài sú , fàn hòu mù lán l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木兰:1.辛夷的别名。2.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
饭后:相传唐王播少年孤贫﹐客居扬州惠明寺木兰院,随僧斋食。日久,众僧厌恶,故意斋后才敲钟。王播闻声就食,扑空,因题下'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两句诗。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下。一说为唐段之昌事。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后遂用作贫穷落魄,遭受冷遇的典故。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夙嫌僧态俗,饭后木兰来。
花界经坛敞,天梯笋阁开。
浪传云启瑞,几见佛逃灾?
上地豪家宅,秋坪剩舄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