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解剑独行残月,披衣困卧清风。
梦蝶犹飞旅枕,粥鱼已响枯桐。

作品评述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解剑独行残月,
披衣困卧清风。
梦蝶犹飞旅枕,
粥鱼已响枯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寂静的夜晚,诗人在这个时刻思考着人生的无常和世间的幻化。他解下剑,独自行走在明亮的残月下,身上披着衣服,躺在清风中,心里却感到困倦。他的梦中有一只蝴蝶还在飞翔,而他的枕头已经变成了一个旅途的伴侣。粥和鱼的香味从枯萎的桐树上传出来,给他带来了一丝凄凉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间的变幻。解剑独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纷扰的远离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披衣困卧清风则表现了他身心疲惫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人世间繁杂事物的厌倦和追求简单自然的向往。

梦蝶犹飞旅枕的意象揭示了诗人在梦中的思考与幻想。蝴蝶作为一种飞翔的生物,象征着自由和美好,而它出现在诗人的梦中,似乎在提醒诗人寻求心灵的自由与追求内心的梦想。旅枕象征着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伴侣,也体现了他对于漂泊和远行的渴望。

最后两句诗通过粥鱼和枯桐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凉和寂寥的情感。粥鱼的香味从枯萎的桐树上传出,给人以衰败和凋零的感觉,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这种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也是苏轼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幻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感慨,反映了他对于内心宁静和追求自由的向往。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使其成为了一首优秀的宋代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玉酒醺人底昜醒,月底梅影恰三更。只嫌老眼清无睡,不道松声听到明。

庭前梅花八九树,长为春风导先路。他山消息未曾真,特与诗人映门户。无情有性悟色空,将影和香作言语。吴酥入酒斗轻萌,是雪是花并月咀。折来烛下看横斜,素屏淡墨无声句。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稍稍有余清。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槛折檐倾野水傍,台城佳气已消亡。难披榛莽寻千古,独倚青冥望八荒。坐觉尘沙昏远眼,忽看风雨破骄阳。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

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满簪霜雪,一帽尘埃,消几寒食。手捻梨花,还是年时岑寂。簌簌落红春似梦,萋萋柔绿愁如织。怪东君、太匆匆,亦是人间行客。问几度、五侯传烛,但回首东风,吹尽尘迹。笑杜陵泪洒,金波如积。对酒且宽悉意绪,题诗与寄真消息。待归来,细温存、慰伊相忆。

茶灶烟沉午睡迟,故山云远思依依。桑麻得雨侵檐长,燕誉临风掠水飞。簪帽无花徒绕砌,探瓶有粟且扃扉。翔空何处胎仙唳,华表当年识令威。

清啸西峰月,记曾经飘飘霞佩,御风飞度。知道仙家蟠桃宴,此夕洞关无阻。看多少往来鹤驭。分得九霞春色醉,听玉笙、清奏云深处。好天上,神仙府。俗尘笑我山中侣。叹匆匆归后,依旧松烟萝雨。万事一闲都了却,说甚官为柱史。尽拚得此生韦布。齐粟一盂安岁晚,课儿童、闲诵梅花

阿娇初失汉皇恩,旧赐罗衣亦罢薰。倚枕夜悲金屋雨,卷帘朝泣玉楼云。宫前叶落鸳鸯瓦,架上尘生翡翠裙。龙骑不巡时渐久,长门空掩绿苔纹。

步屉出广殿,花木何阴阴。鸟声来迎客,幽趣是山林。当年曾如此,遍入匡庐深。

我时已巴歈,曲短不成弄。君诗如郢人,白云渺云梦。天公震而矜,大地作一供。封姨不自惜,纷纷管迎送。须臾万象减,此世无与共。惟馀沧江水,不止亦不动。聋渠缟带绔,等用麻衣讽。寒梅自生香,古井亦受冻。松髯老不脱,岁晚见梁陈。此事且勿言,惟知饮当痛。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嘉定名尤重,端平眷最浓。子虽曾摄相,公自要明农。尚意宣麻拜,俄惊斩板封。白头西府掾,无复奉从容。

觉了前前非处难,而今步步到长安。色心{左氵右上勿右下日}合无丝路,法性圆融没许般。个事本来元脱洒,几人到此出顢頇。妄亡起灭功成也,应笑风霜旛动刹竿。

长老披一衲,家住白云乡。吟思秋偏苦,诗名老更香。筍根斜透壁,苔色冷侵床。记得相逢处,松林正夕阳。

毗舍遥遥,异香一炷驰名久。妙香稀有。鼻观深参透。问讯东来,知□谁先后。称仙友。十花为偶。近有江西守。

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鲲飞今始见,鸟坠旧来闻。地接长沙近,江从汨渚分。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千林新绿褪萎黄,人在它乡某水乡。白鸟闲闲疑冷看,苍鹰扰扰正乾忙。阿婆涂抹情何在,老子瞢腾视已茫。二顷良田元不欠,一声布谷断人肠。

察明表重验虚无,不久堪为唱导师。不觉惊动生灭相,临时撮略显精粗。

病来久不上层台,窗有蛛丝径有苔。为报园花莫惆怅,故教太守及春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