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荀彧

谁作留侯帷幄中,杀贤可独罪曹公。
拂衣慷慨无文举,添得杨彪伴孔融。

作品评述

《咏史下·荀彧》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能像荀彧那样坐在帷幄之中,杀害贤人却只有曹公一个人负罪。他拂袖慷慨激昂,没有才华却能举荐人才,为曹公增添了杨彪和孔融作为伴随。

诗意:
这首诗词以荀彧为主题,荀彧是东汉末年曹操的重要谋士。诗中表达了荀彧在政治斗争中的崇高品德和独特才能。他虽然杀害了曹操的贤臣,但他对此深感愧疚,表现出慷慨坦荡的心态。诗人称赞了他的举荐人才的能力,为曹操引入了杨彪和孔融等人,从而展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智慧和贡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荀彧的形象和特点。荀彧作为一位智勇双全的谋士,以其坚定的信念和独特的才能在乱世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诗中的"杀贤可独罪曹公"表达了荀彧对自己所做之事的深思熟虑和负罪感,同时也揭示了他为了国家利益而不得不采取的决策。"拂衣慷慨无文举"一句则赞美了荀彧的慷慨豪爽和不拘一格的胸怀,他并不拘泥于文采华丽的才华,而是以实际行动来展现自己的价值。"添得杨彪伴孔融"一句则表达了荀彧的智谋和眼光,他通过推荐人才为曹操引入了优秀的辅佐者,为曹操的事业增添了力量。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荀彧的形象和他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之情。这首诗词通过表达荀彧的品德和才能,凸显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扰扰复翩翩,秋床烛屡昏。真为说万物,岂止挟三言。问义曹溪室,捐书阙里门。若知同二妄,目击道逾存。

炎光炽。枕簟凉如水。芰荷覆沼双鸳戏。香飘水阁藕花开。帘上金钩燕子回。霄露清尘临上苑,朝云暮雨过阳台。过阳台。别神女。思君心如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

出持旧粟买桑叶,满斗才换几十钱。桑贵粟贱不相直,老蚕仰首将三眠。前日风雨乖气候,冻死箔卷埋中田。蚕不见丝粟空鬴,安得衣食穷岁年。

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暖日晴烟,轻衣罗扇,看遍王孙七宝车。谁知道,十年魂梦,风雨天涯。休休何必伤嗟。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世事无情,天公有意,岁岁东风岁岁花。拚一笑,

贤才冠世得优闲,免向金门老赘冠。颂德华名盈满轴,规章文献表穹桓。宦家有道生忠烈,夷夏初宁谏齿寒。正是紫微垣里客,如今列上画图看。

群云雨事毕,振旅不复阵。扫天无一尘,千里还绿润。晨朝大明贺,沙路万蹄印。朝光泛翠瓦,佳气去人近。颇避斧扆尊,侑膳饭龙笋。愿君爱物心,从此至尧舜。

老於春事无交涉,退作淘金榻底沙。蚕到两眠方健叶,柳成三倒却飞花。小桃涨浪堤痕润,绿麦翻风燕羽斜。不得毫釐稽古力,起人松竹问谁家。

穷年见像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新暑酒不宜,作热妨夜睡。不如看人饮,亦自有醉意。彼饮吾为咽,所美过於味。同舟笑吾痴,吾不羡渠醉。安知醉与醒,谁似谁不似。

入到春来转见愁。

位是才能取,时因际会遭。羽仪呈鸑鷟,铓刃试豪曹。洛下推年少,山东许地高。门承金铉鼎,家有玉璜韬。海浪扶鹏翅,天风引骥髦。便知蓬阁閟,不识鲁衣褒。兴发春塘草,魂交益部刀。形开犹抱膝,烛尽遽挥毫。昔仕当初筮,逢时咏载橐。怀铅辨虫蠹,染素学鹅毛。车骑方休汝,归来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今岁春流涨又销,水痕犹印石间茅。浮槎却被春流误,长挂江边小树梢。

云集燕城扰,龙翔汉业兴。风燃燎衣火,雪拥渡河水。险验成戡定,忧劳付纂承。百年余父老,呜咽望原陵。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彭城初识子,照眼白而长。异梦成先兆,(予为密州,子立未尝相识,忽告同舍生曰:“吾梦为密州婿,何也?”已而果以子由之子妻之。)清言得未尝。岂惟知礼意,遂欲补诗亡。(子立能诗,而有礼学。)咄咄真相逼,诸生敢雁行。非无伯鸾志,独有子云悲。恨子非天合,犹能使我思。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显焕明霞,万丈祥云高布,望仙官衣带,曳曳临香砌。玉兽齐焚,满高穹、盘龙势。大帝起。玉女金童遍侍。奉敕宣言,甚荷诸仙厚意。复回奏,感恩顿首皆躬袂。奏毕还宫,尚依然云霞密,奇更异。非我君,何闻耳。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