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黄山寺细雨微云戏作绝句呈一老禅师

试将千里看山眼,来访山中佛祖家。
已识黄山真面目,主山犹放白云遮。

作品评述

《将至黄山寺细雨微云戏作绝句呈一老禅师》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试将千里看山眼,来访山中佛祖家。
已识黄山真面目,主山犹放白云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黄山寺时的景象。诗人通过细雨和微云的描绘,展示了山间的宁静和神秘氛围。诗人称自己的眼睛为"千里看山眼",意味着他有一双能够穿透千里远山的眼睛。他来到黄山寺,寻访佛祖的居所,想要一睹佛祖的真容。虽然已经领悟到了黄山的真正面目,但是主峰仍然被白云所遮掩。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的探索和对佛祖的朝拜之情。诗人的眼睛象征着他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他已经领悟到了黄山的真实面貌,认识到了黄山之美超越了物质的表象。然而,主峰仍然被白云所掩盖,这暗示了人们对于真理和宇宙奥秘的探索永远无止境。诗中的细雨和微云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和柔美。整首诗通过简练而意味深长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李弥逊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诗人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山到西江势却回,倚山楼殿更高台。天容水色望中见,帆影车尘窗际来。桑枯棋分千里迥,波涛壁立两峰开。登临拟问兴记如,白塔亭亭锁翠苔。

游历都京并府郡,更兼县镇坊村。并无术法没谈论。一般真个好,六业铁声浑。莫*时时清韵响,人人唤出家门。磨伊心镜不教昏。满轮明月莹,光射透昆仑。

水容开皎镜,泛渚惬新秋。红树能迎客,青衣学驾舟。药栏天露洗,涧道夜珠流。自笑如拳石,难言五岳游。

畴昔栽双桂,于今四七秋。紫趺香冉冉,金蕊色浮浮。标致殊他桂,风流最蓐收。无才强摹写,著语故难遒。

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滴幂侵檐露,虚疏入槛风。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

往别郇瑕地,于今四十年。来簪御府笔,故泊洞庭船。诗忆伤心处,春深把臂前。南瞻按百越,黄帽待君偏。

壮引朱颜往,衰招白发生。危心几何折,劳尾自然赪。把酒天涯恨,搔头岁暮情。将何献康乐,衰思顿如酲。

山西战马饥无肉,夜嚼长稭如嚼竹。蹄间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岂如厩马好头赤,立仗归来卧斜日。莫教优孟卜葬地,厚衣薪槱入铜历。

虏骑塞东津,迍邅困此身。足伤方复步,牙痛又摇龈。忍见胡尘暗,俄惊岁事新。龙钟三十九,碌碌度青春。

暂谒明光拂斗槎,杖藜归去赤城霞。琳宫重启仙人室,金阙新辞太帝家。祇自运心奔白日,何须掷米作丹砂。云章赐重崆峒远,还向悬岑炼五芽。

一雙钟磬本天成,垂在云中左右屏。平地望来分大小,上方敲处震雷霆。名从得后声还异,景欲彰时物自灵。几度夜深催月落,满林妖怪立泉扃。

河朔雪深思爱月,并门春暖咏甘棠。

边城草树春无花,秦骸汉骨埋黄沙。阵云凝着不肯散,胡雏夜夜空吹笳。我闻秦筑万里城,叠尸垒土愁云平。又闻汉发五道兵,祁连泽北夸横行。破除玺绶因胡亥,始知祸起萧墙内。耗蠹中原过太半,黄金买酎诸侯叛。直饶侵到木叶山,争似垂衣施庙算。大漠由来生丑虏,见日设拜尊中土。

黄冠初饮何人酒,径醉颓然不知久。风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缠身藓封口。常随白鹤亦飞去,但有衣冠同不朽。异物终为贤俊得,野老田夫岂宜有。华阴杨公香桉吏,一见遂作忘年友。日暮西垣视草归,往往对之倾数斗。大梦之间无定论,启母望夫天所诱。谷城或与子房期,西域更为陈那吼。

生当益於人,为道固不同。赐也乃结驷,回也乃屡空。忆昔年少壮,未知理穷通。收身百忧馀,自置寂寞中。饘粥傥可继,当为七十翁。

天造西来阴,山迥北固形。断岸缠赤日,孤柱擘苍溟。此地何能限,长江有或灵。然尿夜照浪,饮马晓吞星。铁锁沈寥廓,楼船没杳冥。乾坤一衣带,吴楚两邮亭。声楫人人倦,吹笳处处听。海门沙自白,瓜步草独青。梦随浮家乐,魂遭护柁醒。计程秋猎地,间舍暮渔汀。条忽波涛变,匆忙

楼殿起山巅,无尘地自偏。松廊暗云雾,粉壁艳神仙。名姓藏丹府,衣冠访洞天。幼舆丘壑质,定合老松泉。

君不见高阳酒徒气若虹,酒酣仗剑谒沛公。褒衣侧注反遭骂,竖儒瞋目称而翁。军门拾谒使者入,麾矛雪足来趋风。儒冠自昔为人下,豪士累累走中野。公卿半属舞刀人,尘埃谁是弹冠者。侯门峨峨仁义存,金貂白玉多殊恩。九逵车马若霆击,中台咳吐如春温。丈夫风云不自致,宁能咿嚘龌

忆除司马向江州,及此凡经十五秋。虽在簪裾从俗累,半寻山水是闲游。谪居终带乡关思,领郡犹分邦国忧。争似如今作宾客,都无一念到心头。

白浪分吴国,青山隔楚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