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後书事

风旗冷落偏欺酒,众树芳菲欲并梅。
人意不知南亩望,只惊鸿鴈向川来。

作品评述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后书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旗冷落偏欺酒,
众树芳菲欲并梅。
人意不知南亩望,
只惊鸿雁向川来。

中文译文:
寒风吹拂的旗帜冷落,似乎嘲讽着喝酒的人。
众多的树木芬芳盛开,似乎要与梅花一同竞艳。
人们的心思不知道南方的田地相望,
只是惊讶鸿雁飞往平原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事的感悟。

首先,诗中描述了风旗冷落,众树芳菲的情景。寒风吹过,旗帜冷落,似乎在嘲讽着那些沉溺于酒色之中的人。而众多的树木在雪后迎接春天的到来,花朵盛开,与梅花一同竞相绽放,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他认为追求享乐和沉溺于酒色之中的人们,被孤立在冷风中,无法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春天的到来。

其次,诗中提到人们的心思不知道南方的田地相望,只是惊讶地看着鸿雁向平原飞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眼界的狭窄和对大自然的无知感到惋惜。人们只关注眼前的事物,没有远大的胸怀,无法欣赏到南方田地的美景和广阔的天地。而只有当鸿雁飞过,才会惊动他们,使他们感到一些许的震撼。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人们缺乏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和人们眼界的反思。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拓宽自己的视野,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而不是沉溺于短暂的享乐和个人欲望之中。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江行十日厌船迟,却换篮舆蹈路泥。江水别来才两日,陈公迳下再相随。

新春收积雨,明月澹微云。照水疏灯出,因风远乐闻。天涯仍有节,人事竟何分。卖酒真拘束,何时一醉醺。

霏霏细雨湿芝田,短短桃花照水妍。可惜洞门关不尽,彩虹天外著飞泉。

南园地性恶,双柏不得长。蓬麻春始生,今已满一丈。柏生嗟几年,失意自栖怆。有子压枝低,已老非少壮。尤柏柏已冤,尤地亦恐妄。两既无所尤,高枝几时放。

师归古越老梅根,我住小丹山下村。赠我金丹知有意,要生羽翼到云门。

河市新经集,鸡笼旧得名。初闻北人语,意作故乡声。客久艰难极,情忘去就轻。空虚仍废忘,何以慰诸生。

寝阁去门远,春雨荒园夕。谁谓在人境,宛似空山客。禽归暗竹喧,风断疏钟寂。戚戚寡欢悰,良宵端可惜。

去秋曾访我,一别又经年。落日无来信,西风满耳蝉。头应添素发,诗合有新编。未可轻丹桂,蹉跎老海边。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祖席驻征桡,开帆复信潮。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船去鸥飞阁,人归鹿上桥。别离惆怅泪,江鹭宿红蕉。

无叹徒劳向宦途,不群气岸有谁如。南陵暂掌仇香印,北阙终行贾谊书。且喜江山寻胜境,莫辞韦杜别幽居。少年跃马同星使,免得诗中道跨驴。

忆昔游虎林,年壮已非冠。旅食叹酸辛,敢望诸侯传。捉衿肘已露,纳履踵成穿。甘从原思贫,耻学毛遂荐。薢茩丹丘生,文采超众彦。精魄更蔚庞,雏展垂天翰。每逢罗浮春,含笑解貂换。列饮杏花阴,吹笛侑羹献。微酣双耳热,谹议层叠见。弘深剧王霸,险诡杂神幻。踏月或起舞,留连

枭鸣社旁树,盗发冢中金。

支遁山前看月门,葛洪井上听松声。废亭草满青骡健,野店灯残宝剑鸣。万事竟当归定论,寸心那得媿平生。悠然酌罢无人语,寄意孤桐一再行。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睡轻起,萧飒雨声回。

秋入长沙县,无人画得成。晚风轻浪叠,落日乱蛩鸣。一雨洗烦暑,千山指去程。回期谁可定,行乐且吾生。

吾友不藏善,相逢过所闻。政兹欣再见,忽尔叹离群。举子名场事,躬行对处勋。相期在白首,勿漫蹑青云。

小年踯躅随群队,长大悲伤怕物华。爇罢天香天影室,不行人事便归家。

妆华倚艳欲无功,到处芳菲入眼空。薄影萋迷聊借月,后时衰谢不缘风。帘钩淡沲闻幽鸟,篆迹依稀见小虫。清晓关情应不免,数枝惆怅杏园东。

眼中物,物中眼。雪峰辊三个毯,睦州担一片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