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酬刘柴桑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

作品评述

《和陶酬刘柴桑》是苏轼写于宋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红薯与紫芽,指的是种植在墙四周的红薯和紫芽。这里描绘了一种自然生长的景象,显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这两句描述了春天和秋天的景色。"幽兰春"指的是春天时幽静的兰花,而"霜菊秋"则指秋天时的菊花。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欣赏和推崇,主张顺应自然的节气和景色。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这句诗意呼应了前两句诗句,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界的奇妙之处的讴歌。"穷冬出瓮盎"指的是冬天时瓮盎(一种容器)中的植物也能出芽,暗示了生命的坚韧和不息。"磊落胜农畴"则形容这种生命力的勃发超过了农田的丰收,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自然界的敬仰。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慨。"淇上白玉延"指的是淇水边上的白玉般的岩石,表达了苏轼对美景的赞美。"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悔恨和思考。这句诗意呼应了前面的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曾经少年时逝去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和陶酬刘柴桑》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色和生命力,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己年少时光的思念和悔恨。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意义,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木落树萧槮,水清流寂。属此悲哉气,复兹羁旅戚。奚用写烦忧,山泉恣游历。万丈窥深涧,千寻仰绝壁。傍岭竹参差,缘崖藤幂zx.行行极幽邃,去去逾空寂。果值息心侣,乔枝方挂锡。围绕悉栴檀,纯良岂沙砾。妙法诚无比,深经解怨敌。心欢即顶礼,道存仍目击。慧刀幸已逢,疑网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千古大名下,五福几人全。相如妙龄词赋,一降冠群贤。姓字家传户说,丰表芒寒色正,星日丽青天。朱服赤墀里,绿发玉堂仙。忽西风,吹梦破,海成田。冥冥造物,云龙风虎又*缘。两代斯文盟主,百载中朝元老,雅望更谁先。好藉金莲烛,寿酒要如川。

昔记古甲子,商灭而周兴。如何雨此日,乃为霪雨征。阴阳久乖张,此事颇有凭。岂天悔牧野,洗此漂杵腥。旧雨水未干,洞房苔欲青。新雨虽霢霢,欺我墙善崩。虚堂就夕眼,永夜楸桐声。萧然秋气至,岂觉巾屦轻。怜我老病者,三伏困熏蒸。得凉且饱饭,何暇念秋成。

莫惜朝衣换酒钱,渊明邂逅此花仙。重阳满满杯中泛,一缕黄金是一年。

绳祖初弥月,清晨抱见翁。颇怜头额大,妆爱月时同。句法何时就,家声待汝洪。吾年八十二,方见汝成童。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燕坐焚清香,日永袅烟篆。妙处良独知,功收物欲战。

东度扶桑看日华,却随王母借飙车。夜凉海色平如掌,倒看青天起赤霞。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浦树遥如待,江鸥近若迎。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玉殿龙墀元会日,千官拜舞奉尧樽。问周大老今安在,叹鲁灵光尚独存。次对职清褒橐从,中书君秃愧□□。自怜洛社归差晚,旧话无人可共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忆昔时。天下只知才可处,人间不信事难为。眼观秋水斜阳远,泪洒西风黄叶飞。此意如今都去尽,尧夫非是爱吟诗。

生_平铺,吹不起、轻风无力。西江上、斗牛相射,水天一色。二妙风流今代少,一时光价何时息。更绛霄、白日下云軿,芙蓉客。整飞驭,成得得。寻前约,宽忆忆。正云飞雨卷,旧红新碧。茁茁抽长荷柄绿,毵毵吐净杨花白。渐衣篝、香润入梅天,红绡湿。

松江网鱼亦可观,潭情潦尽澄秋烟,虞人技痒欲效悃,我亦因之一放船。施罟 旋近岸,清波可数鲦鲈鲢,就中鱏鳇称最大,度以寻丈长鬐轩。波里颓如玉山倒,掷叉百中诚何难,钩牵绳曳乃就陆,椎牛十五一当焉。举网邪许集众力,银刀雪戟飞缤翻,计功受赐即命罢,方虑当秋江水寒。

微波冲得绿萍开,数点青青粘石阶。绿葑自来不自去,来时须载白鸥来。

常听仓庚思旧友,又因蝴蝶梦生涯。一千馀里河连郭,三十六峰寒到家。阴岛直分东虢雁,晴楼高入上阳鸦。姜嫄庙北与君别,应笑薄寒悲落花。

箫鼓哀吟乐楚臣。牙樯锦缆簇江D54E。调高彩笔逞尖新。海角逢时伤老大,莫辞卮酒话情亲。与君同是异乡人。

笄珥初归室,缫纫共起家。清风依玉树,和气茁兰芽。送子归黄壤,收名入白华。大书彤史上,谁谓过于夸。

桧龙奋头角,百兽毋敢狞。居然护只园,老鬽魂魄惊。本要既深固,樛枝任纵横。秋城风雨痴,或跃常夜鸣。夜鸣不自己,江头云雾生。乘云何所之,变化朝帝京。归来气尚豪,撼动老禅兄。空庭俨相对,健骨殊凄清。中林万古松,或可为同盟。蒲柳先秋凋,襟期信难并。异质诚正直,扶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