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字字形图片

shíㄕˊ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部首
  • 总笔画10画
  • 部外笔画6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2511121124
  • 笔顺顺序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横/竖钩/点
  • 统一码基本区 U+6642
  • 五笔jffy
  • 仓颉agdi
  • 郑码kbds
  • 四角64041
  • 异体字峕 时 旹 㫑 㫭

“時”字的意思

见“时”。

“時”字的基本解释

shí ㄕˊ


一切事物不斷發展變化所經歷的過程:~間。~不我與。 較長的時間:~代。古~。 泛指一段時間:~光。~令。~分。 現在的,當前的:當~。~下。~務。~宜。 常常:~常。學而~習之。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舊時的記時單位,一晝夜十二分之一為一“時辰”,深夜十一點至次日淩晨一點為“子時”,中午十一點至一點為“午時”。 現在的記時單位,一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鐘。~差(chā)。 某一時刻:按~上班。 不定時,有時候:~而。~陰~晴。 機會:~機。待~而動。 姓。

英语 time, season; era, age, period

德语 Jahreszeit, Periode, Stunde, Uhr, Zeit (S, Sprachw)

法语 temps,heure,souvent,actuel,courant,occasion

“時”字的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時、旹 shí

〈名〉

(1) (形聲。从日,寺聲。从「日」與時間有關。本義:季度;季節)

(2) 同本義 [quarter (of a year);season]

時,四時也。——《說文》

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釋名》

謂其三時不害。——《左傳·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

三時者,成歲之要時。又,天時不如地利。——《孟子·篇敘》。注:「謂時曰支幹五行相孤虛之屬也。」

斧斤以時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時事之徵也。——《左傳·閔公二年》

時者,所以記歲也。——《管子·山權數》

四時者,天之吏也。——《淮南子·天文》

四時和謂之寶燭。——《爾雅·釋天》。注:「道光照也。」

敬授人時。——《書·堯典》。馬注:「羲和四子掌四時。」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謂其三時(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豐也。——《左傳·桓公六年》

又如:時氣(時令,氣候);時若(四時和順);時食(四季應時的食品);時耕(春耕);時夏(夏季);時暑(夏天的炎熱);時景(春景);時禽(隨節候而出現的鳥);時享(宗廟四時的祭祀);時序(季節的順序,時間的先後);時祀(按四季所舉行的祭祀);時田(四時田獵。指古代帝王、貴族四時到野外打獵,並行軍事訓練);時令病(在一定季節流行的疾病);時衣(四時的衣服);時芳(應季節而開放的花)

(3) 時辰 [one of the 12two-hour periods into which the day was traditionally divided],計時單位,一晝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時一晝夜分爲十二時)

時,時辰也。十二時也。——《韻會》

觶俟時而酌。——《儀禮·既夕記》。注:「朝兮也。」

以時啓閉。——《周禮·閽人》

時數辭違。——《太玄·玄數》

一日思親十二時。——黃庭堅《思親汝州作》

時已過午,奴輩適至。——《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從已時直殺到未時,周瑜雖得利,只恐寡不敵衆,遂下令鳴金收住船隻。——《三國演義》

又如:報時;此日此時;時辰鍾(時鐘,鐘錶);晡時(下午四時左右);午時(白天11點至1點);子時(夜間11點至1點)

(4) 時間;時候 [time]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莊子·養生主》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心屈。——漢· 賈誼《論積貯疏》

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女時昔作兒,生小出野裏。——《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又如:費時(耗費時間);多時(很長時間);時晌(時餉。時間);時子(時候);時目(時下的眼光);時出(得其時而出)

(5) 時尚,時俗 [fashion]

李氏子 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 唐· 韓愈《師說》

(6) 時運;命運 [fortune]

死之短長,時也。——《左傳》

殺身有地初非惜,報國無時未免愁。——宋· 陸游《登慧照寺小閣》

又如:時衰(時運衰落);時道(時運;機會);時蹇(時運不佳)

(7) 時機;機會 [opportunity]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 李白《行路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失時;時乖運蹇

(8) 動詞的時態 [tense]。

如:過去時;將來時

(9) 鐘點 [o』clock]。

如:三時三十分十五秒

(10) 片刻,一會兒或瞬間 [moment]。

如:一時找不到;時暫(短暫時間);時霎(片刻,很短的時間);時復間(一時間,暫時)

(11) 歲月,光陰 [days]

時不久留。——《呂氏春秋》

(12) 指時勢或時局 [current situation]

救時應仗出羣才。——秋瑾《黃海舟中》

又如:時化(時勢的變化);時艱(時局的艱難困苦)

(13) 代,朝 [dynasty]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呂氏春秋·察今》

變法者因時而他。——《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時世(時代,時局);時年(時代)

(14) 氣候 [climate]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清· 方苞《獄中雜記》

(15) 姓

詞性變化


時 shí

〈形〉

(1) 合時宜的,適時的 [fashionable]

時雨降矣。——《莊子》

又如:時豪(穿着入時;時髦);時諺;時文;時服(當時通行的服裝;時興的服裝)

(2) 當時的 [current;present]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又如:時忌(當時的忌諱);時輩(當時的名流、賢達);時彥(當時的英才);時人(當時的人);時勢;時語(當時的口語);時豪(當時的豪強);時俊(當代或當時的賢俊)

(3) 通「是」。善,好 [good]

爾酒既旨,爾殽既時。——《詩·小雅·怡弁》

時 shí

〈副〉

(1) 相當於「常常」、「經常」 [now and then]

時與出遊獵。——《史記·呂太后本紀》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陶潛《歸去來兮辭》

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數千裏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又如:時聞(常常聆聽);時常(常常;經常);時形(經常出現)

(2) 相當於「有時」、「偶爾」 [sometimes]

下盼諸峯,時出爲碧嶠,時沒爲銀海。——明· 徐宏祖《遊黃山記》

故家大姓時有被誣負屈者。——《明史·海瑞傳》

(3) 按時,到時候 [according to the fixed period]

謹食之,時而獻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4) 疊用,表示時而這樣,時而那樣;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 [now…now…;sometimes…sometimes…]。

如:時冷時熱

(5) 當時,這時,那時 [then;at that time]

時秦昭王與楚婚。——《史記》

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後漢書·張衡傳》

時大風雪。——《資治通鑑》

時 shí

〈代〉

表示近指,相當於「此」、這」 [this]

時,是也。——《爾雅》

黎民於變時雍。——《書·堯典》。傳:「是也。」

孝友時格。——《儀禮·士冠禮》

率時農夫,播厥百穀。——《詩·周頌·噫嘻》

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荀子·非十二子》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詩·秦風·駟》

時大風雪,旌旗裂,人馬凍死者相望。——《資治通鑑·唐紀》

時 shí

〈動〉

(1) 適時;合于時宜 [at the right moment;in good time;timely]

風雨之不時。——《荀子》

又如:時菊(應時開的菊);時雪(應時的雪);時味(應時的美味);時果(應時的水果);時物(應時的作物);時花(應時開的花);時鳥(應時而鳴的鳥);時材(應時的才能);時風(應時的風);時饈(應時的美味);時稼(應時的作物)

(2) 通「伺」。伺候;等待 [wait]

孔子時其亡無而往拜之。——《論語·陽貨》

時其飢飽,達其怒心。——《莊子·人間世》

來丹遂執劍從黑卵,時黑卵之醉偃於牖下,自頸至腰三斬之。——《列子·湯問》

又如:時行(等待時機而行;及時而作);少時(稍等)

(3) 處,處於 [find oneself in]

宜於時通,利以處窮。——《荀子》

(4) 承,承受 [bear]

納於百揆,百揆時敘。——《書·舜典》

常用詞組


時輩時弊時不可失時不時時不我待時差時常時辰時代時而時乖命蹇時光時過境遷時候時或時機時價時間時節時局時刻時空時來運轉時令時髦時期時氣時區時日時尚時時刻刻時事時勢時勢造英雄時俗時速時態時望所歸時文時務時下時鮮時賢時限時效時新時行時興時序時彥時諺時樣時宜時移勢遷時譽時運時運亨通時針時鐘時轉時裝

“時”字的辞典解释

時ㄕˊshí 名

季節。如:「四時」。

將一天依十二地支順序,所分成的時段,共有十二個時辰,簡稱為「時」。如:「子時」、「辰時」。

一日的二十四分之一。一時有六十分。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年代,較長的一段時間。如:「古時」、「盛行一時」。

現在或過去的某一時候。如:「此時」、「當時」、「那時」。

規定的時刻。如:「按時」、「準時」。

歲月、光陰。如:「時不我予」。《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天不再與,時不久留。」

機會。如:「失時」、「時機」。《三國演義·第七回》:「今不乘時報恨,更待何年!」

姓。如明代有時大彬。

因時制宜的、能變通的。《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

當前的、現在的。如:「時事」、「時局」、「時勢」、「時裝」。

經常、常常。如:「時常」。《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偶爾。如:「有時」。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