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洛迦洞》
拼音和注音
yǎn rú rì yuè wán , bù dòng zhōng xīng g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日月:1.谋生之道,生存。2.天体,即太阳和月亮。
不动:没有动作,一种安静的姿态。
中星:二十八宿分布四方,按一定轨道运转,依次每月行至中天南方的星叫中星。观察中星可确定四时。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天斧斲云肪,构此鹦鹉巢。
仅借一发缠,能使根蒂牢。
瘦禅露肩骨,结屋杨柳梢。
眼如日月丸,不动中星高。
乱藤结烟网,布空疑蟏蛸。
飞鹰偶一击,飏之千里逃。
时闻钟梵声,出自青苍交。
青苍去无极,但有六合包。
于中一勺水,幻作九海涛。
况驰无定心,平地皆滔滔。
缘梯摘初菌,束苇寻独猱。
弗误今日游,一堕将蓬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