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伤怀离抱。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
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
枫叶荻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
须著人间比梦间。

作品评述

《减字木兰花》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诗意:
《减字木兰花》表达了作者欧阳修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光阴流逝的感叹。诗中以减字的方式,简练而富有意境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蹉跎,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欢乐的回忆和对现实世界的深思。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过去欢乐的怀念。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分析:

1. 伤怀离抱。这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意味着离别和分离给他带来了痛苦和伤感。

2.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以典型的宋词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感叹。作者认为,即使天地有情,它们也会老去,暗示人生短暂,岁月易逝。

3. 此意如何。这句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这种感叹的含义是什么。作者通过减字的手法,使得这个问题更具隐晦的意味。

4. 细似轻丝渺似波。这句通过细腻的形容词,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轻丝和渺波都是柔软、细微的形象,用来形容作者细腻而复杂的情感。

5. 扁舟岸侧。这句以舟行岸边的景象,暗示着人生的行进。扁舟可能象征着个体的生命,岸侧则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短暂停留。

6. 枫叶荻花秋索索。这句以秋天的景象,描绘了枫叶和荻花在风中摇曳的样子。枫叶和荻花都是秋天的象征,这里用来隐喻人生在岁月中的摇摆和追寻。

7. 细想前欢。这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欢乐的回忆和思念。作者回忆起过去的快乐时光,细细思索。

8. 须著人间比梦间。这句意味着作者认为过去的欢乐与人间生活同样真实,不亚于梦境中的美好。作者希望人们在感叹光阴的流逝之余,也要珍惜和享受现实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凝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呼唤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和快乐。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减字木兰花》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诗意:
《减字木兰花》表达了欧阳修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光阴易逝的感慨。诗人以简洁的字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表达了对过去欢乐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之短暂的感慨。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分析:

1. 伤怀离抱。这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描绘了离别和分离所带来的伤痛和思念之情。

2.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以典型的宋词形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作者认为,即使天地有情感,它们也会衰老,暗示人生短暂,岁月易逝。

3. 此意如何。这句提出了一个问题,探讨这种感叹的意义。作者通过减字的手法,使得这个问题更具隐晦的意味。

4. 细似轻丝渺似波。这句通过形容词的运用,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轻丝和渺波都是柔软、微妙的形象,用来形容作者细腻而复杂的情感。

5. 扁舟岸侧。这句以舟行岸边的景象,暗示人生的行进。扁舟可能象征着个体的生命,岸侧则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短暂停靠。

6. 枫叶荻花秋索索。这句以秋天的景象,描绘了枫叶和荻花在风中飘摇的样子。枫叶和荻花都是秋天的象征,这里用来隐喻人生在岁月中的摇摆和追寻。

7. 细想前欢。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欢乐的回忆和思念之情。作者细细思索起过去的快乐时光。

8. 须著人间比梦间。这句意味着作者认为过去的欢乐和现实生活同样真实,不亚于梦境中的美好。作者希望人们在感叹时光流逝之余,也要珍惜和享受现实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凝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呼唤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和快乐。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思考与感慨。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雁翅横连杜若洲,碧阑干影在中流。蓬莱日日游人间,谁道仙风解引舟。

木兰花

冉冉烟生树,溶溶水满池。藻寒鱼不食,花暖蝶先知。相对饮凿落,不妨歌接{上四下离}。还山何用遽,同过艳阳时。

木兰花

彼岸闻山钟,仙舟过苕水。松门入幽映,石径趋迤逦。初月开草堂,远公方觏止。忘言在闲夜,凝念得微理。泠泠功德池,相与涤心耳。

木兰花

乱世时偏促,阴天日易昏。无言搔白首,憔悴倚东门。

木兰花

行尽柳烟下,马蹄白翩翩。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

木兰花

白云汾水上,人北鴈南飞。行李山川远,风霜草木腓。郡斋宾榻挂,幕府羽书稀。最有题舆客,偏思玉麈挥。

木兰花

侍中尺箠挞羌酋,更得河南共运筹。到得降书来北阙,河南骑马去均州。

木兰花

千载昌期尚此逢,询谋多在布韦中。南归已后锺山集,犹忆君王代尘松。

木兰花

华灯高宴水精宫。浪花中。意无穷。十载江湖,重绾汉符铜。应有青藜存往事,人缥缈,佩丁东。卧听萧寺响疏钟。渡溪风。转空濛。月上孤窗,邻唱有渔翁。追念使君清坐久,歌一发,恨千重。

木兰花

何处寻仙隐,楼居出世间。洞天藏福地,丹水接青山。树挂崖腰石,苔封石齿班。午窗经卷寂,长对□□□。

木兰花

我住潇湘狱自清,囚衫虫蠹雨飘零。如今三院更幽寂,闭户勘书花满厅。

木兰花

今日论形胜,全淮正上流。老成资毕召,俊异集枚邹。共说从军乐,休歌出塞愁。乡邦饶杞梓,君已拔其尤。

木兰花

河东河北塞烟长,谁作今年一苇航。已见五龙思自奋,似闻两虎却相伤。麟台君有青云路,蜗舍吾其白首郎。忧国忧家连梦寐,端知不复有他肠。

木兰花

我生无它营,半世随宦牒。谗波方稽天,忧与愁相接。中间稍自觉,万事付马曹。告归幸见听,泊与淡相遭。日晏突无烟,垢面有爪痕,读书则未置,可笑习气存。造物哀其穷,畀之大耳儿。儿亦好古学,乃不售有司。谓当鸢瑟缩,乃如鹤昂藏,父子共薄饭,忍饥讲虞唐。丰凶有常数,穮蔉

木兰花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招招俾作主,泛泛实司命。风乌愧斟酌,画鹢空辉映。古人存丰规,猗欤聊引证。

木兰花

天马西极来,目力尽九寰。执辔者谁欤?堕此空谷间。草深石啮足,一跃度孱颜。长风送逸驾,荡荡登虎关。五云清都上,白日开帝闲。钩陈动光彩,球琳锵辔环。亦复念旧群,依然叹驽顽。红尘起天末,可望不可攀。

木兰花

春来南雁归,日去西蚕远。妾思纷何极,客游殊未返。

木兰花

如何执简去,便作挂帆期。泽国三春早,江天落日迟。县人齐候处,洲鸟欲飞时。免褐方三十,青云岂白髭。

木兰花

辟疆年正少,公子贵初还。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千夫驰驿道,驷马入家山。深巷乌衣盛,高门画戟闲。逶迤天乐下,照耀剡溪间。自贱游章句,空为衰草颜。

木兰花

奉常夫子半钱无,不问田园况室庐。间道买来新宅子,借看却是草堂图。

木兰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