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十首

敢将体足惮沾涂,日日高原带雨锄。
乞与丰年酬作苦,也知天意解乘除。

作品评述

诗词:《老农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曾协

敢将体足惮沾涂,
日日高原带雨锄。
乞与丰年酬作苦,
也知天意解乘除。

中文译文:

不畏辛劳把身躯弄得沾满泥土,
每天都在高原上带着雨水耕种。
祈求着丰收的回报来换取辛苦,
同时也明白天意会解除辛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农民的劳作精神和对天意的理解。诗人曾协以农民为主角,描述了他们不怕辛劳,勇敢地将自己的身体和双手沾满泥土,用雨水锄地耕种的场景。农民为了丰收,乞求着收获丰盛的年景来回报他们的辛勤努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农民对天意的理解,他们明白天意会解除他们的辛劳,带来丰收的季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作,展现了他们勇敢、坚毅的精神。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祈求,期待着收获丰盛的年景。诗人通过这个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农民对土地和自然的依赖,以及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天意的理解。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农民的心声,让人们对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自然的敬畏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作者介绍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诗词推荐

秋宵如许永,兀坐思悠哉。手误挑灯灭,情长鼓瑟哀。清号生窍穴,皓色转崔嵬。醉觉雄心在,流光且莫催。

林狖欺童子,山精试老僧。(《山寺》)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咏八阵图送人)官微思倚玉,文浅怯投珠。(《赠张公子协律》)

仰望苍岩高更深,岩中佳处著禅林。琼泉万仞峰头落,一滴泉声一醒心。

浮世空嗟扰扰,逝川莫驻滔滔。且从远老栽藕,肯学刘郎种桃。

狼藉春衫愁万点。半是征尘,半是啼痕染。别久流光空冉冉。料想病颊成双靥。罗带同心香未敛。甚日兰舟,重把归装检。极目画楼烟雾掩。

数年来、揆度在南州,今年在家山。叹平生踪迹,荆淮岭蜀,多少间关。幸对园林花竹,一笑且团栾。莫忆西风梦,驰志楼兰。赢得维摩多病,奈鬓毛剥落,步武蹒跚。神仙何处,遗我以金丹。愿明时、清平无事,放老翁、长伴白鸥闲。聊相与,桂花香里,满酌开颜。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团扇经秋似败荷,丹青彷佛旧松萝。一时用舍非吾事,举世炎凉奈尔何。汉代谁令收汲黯,赵人犹欲用廉颇。心知怀袖非安处,重见秋风愧恨多。

榴簇殷红竹迸青,风惊檐玉一时鸣。晚来幽趣无人解,流水声中看月行。

楼台横复重,犹有半岩空。萝洞浅深水,竹廊高下风。晴山疏雨后,秋树断云中。未尽平生意,孤帆又向东。

孤根渐暖,芳魂乍返,待吐檀心又懒。未先拈出一枝香,算只是、司花会拣。情缘未断,韶华易减,早去寻芳已晚。东风容易莫吹残,暂留与

蛙鸣乃是怒,鵩啸固非妖。独宿空山夜,何妨伴寂寥。

微波不摇江,纤云不行天。我来倚杖立,天水相澄鲜。平远望不尽,日落自生烟。梅花耿独立,雪树明前川。好风吹我衣,春色已粲然。东村闻酒美,买醉上渔船。

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道人不好色,行处若为香。

客到淮乡话楚乡,长将天末指襄阳。如今漂泊君休问,又过襄阳十舍缰。

桃李飘零春已深。可怜轻负惜花心。尊前赖有红千叠,窗外休惊绿满林。灯灼灼,醉沈沈。笙歌丛里酒频斟。留欢且莫匆匆去,怅望春归何处寻。

暗窦养泉容决决,明园护桂放亭亭。历山居处当天半,夏里松风尽足听。晓景半和山气白,薇香清净杂纤云。实头自是眠平石,脑侧空林看虎群。

骑气初占安至,履声忽报公来。不乱空庭鸟雀,何妨满席尘埃。

禁园绮合群芳茂,瑞柏屏开秀色呈。托植久依仙杏密,附枝俄接帝梧荣。非烟结翠和风细,滴露凝华晓日明,况是岁寒坚节异,亭亭千载表殊祯。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