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

湘中惟此郡,地接五溪蛮。
楚水波长碧,尧时竹尚斑。
昔曾行乐处,今在梦魂间。
桥墩是先建,休言我涕潸。

作品评述

《金州》是宋代诗人陈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湘中惟此郡,
地接五溪蛮。
楚水波长碧,
尧时竹尚斑。
昔曾行乐处,
今在梦魂间。
桥墩是先建,
休言我涕潸。

诗意:
《金州》描绘了一个地处湘中的郡县,与五条溪流蛮族接壤。楚水波浪滚滚,碧波荡漾,古代的尧时期,竹子上还有斑驳的痕迹。曾经的欢乐之地如今只存在于梦魂之间。桥墩早已建成,不要说我是因为悲伤而流泪。

赏析:
《金州》通过描绘湘中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传承,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情感抒发。首先,诗人通过描述楚水的波浪和碧波,表达了湘中的水乡美景,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其次,诗中提到了尧时竹子上的斑驳痕迹,通过古代竹子的象征意义,诗人映射出历史的传承和时光的流转。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现实中的郡县已经变得荒凉,只有在梦中才能找到曾经的乐园。最后两句“桥墩是先建,休言我涕潸”,表明诗人在面对悲伤和离别时,强调自己的坚强和冷静,不愿意表露内心的悲伤。

整首诗词通过对湘中地域特色和历史沉淀的描绘,以及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乡土之情的表达。同时,通过诗人坚强的态度,诗词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困境的坚韧面对。

诗词推荐

宦游踪迹信舆台,白首知非愧鲁开。诗卷云烟舒复卷,吏行凫鹜去还来。雨多风伯漫不省,春半花神小有才。谁为痴儿无乐事,眼中秀句绝纤埃。

六尺湘漪簟冷。

渡口人争发,出江舟已微。钟声离岸小,帆影逐星稀。朔雁连云度,寒潮伴月归。苍然山一带,隐隐伏长围。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稭灰。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密雨集春庭,花含晓气清。喜倾烧酒酽,更御暑衣轻。老惜春无日,穷欣岁有成。杖藜园径晓,坐见小池平。

翠轺行色倦秋阴,且听新来泽圉吟。云起已知山有助,鸟啼争柰竹无心。斗光指客求佳气,桐尾收烟得好音。他日谷通千里信,西风吹雁亦浮沉。

朝辞都城里,暮止汴堤头。满目非相亲,寂默对河流。

度筰临千仞,梯山蹑半空。湿云朝暮雨,阴壑古今风。亭观参差见,阑干诘曲通。柳空丛筱出,松偃翠萝蒙。负笼银钗女,鉏畲鹤发翁。何由有余俸,小筑此山中。

忆我东游未有须,扶衰重此驻肩舆。市中年少今谁在,鲁叟当街六十余。

读之竟夜,遂书卷尾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飞凫仙令气如虹。脱屐向尘笼。凌烟画像云台议,似眼前、百草春风。盏里圣贤,壶中天地,高兴更谁同。应怀得隽大明宫。无事老冯公。玉山且向花间倒,任从笑、老入花丛。三径步余,一枝眠稳,心事付千钟。

未知真是岳,祗见半为云。

秋入诗人兴,巴歌和者稀。泛湖同旅泊,吟会是思归。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杳冥云海去,谁不羡鸿飞?

当年倾盖便情亲,老去那知更贱贫。松竹故园秋未老,溪山南国雨能新。可怜作客身如梦,尚喜传家笔有神。咫尺重阳归务速,吹花落帽要吾人。

山阴千载人,挥洒照八极。只今定武刻,犹带龙虎笔。单侯出机杼,岂自剑舞得。馀波人竹石,绝叹咄咄逼。

当年对元夕,载酒向淮湾。宝瑟荣珠袖,青藜照玉山。蛮村当此夜,璧月独临关。尚忆追游胜,萧萧双鬓斑。

鹄袍再着姑行法,雁塔重来定策名。大尹前呵宽贾岛,相君十反访州平。故溪旧有钓鱼石,平地今多陷马坑。不信天公囚两鸟,一鸣会遣百虫惊。

地接龙宫涨浪赊,鹫峰岑绝倚云斜。岩披宿雾三竿日,路引迷人四照花。海国盗牙争起塔,河童施◇但惊沙。春萝攀倚难成去,山谷◇锺落暮霞。

赤松元是神仙窟,公独能开韩令花。若使雒阳耆旧见,定应拥褐过君家。

水绕孤城意自由,远山无数郁相缪。月明又作中秋好,白发相望在两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