襬
bǎiㄅㄞˇ- 拼音bǎi
- 注音ㄅㄞˇ
- 部首衤
- 总笔画20画
- 部外笔画15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45234252215425113535
- 笔顺顺序点/横撇/横钩/竖/撇/点/竖/横折/竖/竖/横/撇折/点/竖/横折钩/横/横/撇/竖弯钩/撇/竖弯钩
- 统一码基本区 U+896C
- 五笔pulx
- 仓颉lwlp
- 郑码wtrr
- 四角36212
- 异体字䙓 摆
“襬”字的意思
见“摆”。
“襬”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襬
bǎi ㄅㄞˇ
◎ 衣裙的下幅。
英语 lower part of a robe
法语 ourlet au bas d'un vêtement
“襬”字的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襬 bǎi
〈名〉
([襬]( bǎi )形聲,從衣)。衣裙的下幅,下襬 [the lower hem of a gown,jacket or skirt]。
如:襬紋(下襬的紋縷)
“襬”字的辞典解释
襬ㄅㄟbēi 名
裙子的別名。漢·揚雄《方言·卷四》:「裙,陳魏之間謂之『帔』,自關而東謂之『襬』。」
襬ㄅㄞˇbǎi 名上衣、長袍和裙子等下緣的部分。如:「下襬」、「裙襬」、「前襬」、「後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