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惠寺横翠阁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作品评述

《法惠寺横翠阁》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的形态多变,转侧间呈现出君主的容颜。
幽居之人在红楼中起身,空洞内却没有物品。
只有千步冈,东西两边像帘帷。
春天来临,回到故国的日子还未确定,人们说悲伤的是秋天,而我更加悲伤。
我已经漂泊到平湖上,怀念着峨眉山的横翠。
雕栏能有多久的好景?不仅凭倚在栏杆上的人会变老。
百年的兴衰更令人悲哀,悬而未决的是废墟和草莽化为池台。
游人寻找我以前游览的地方,只是为了找到吴山的横处。

诗意:
这首诗以吴山为背景,以寺庙和红楼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吴山象征着世事变幻,而红楼则象征着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诗中的幽人感到空虚和孤独,他思念着家乡和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感叹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赏析:
《法惠寺横翠阁》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追求自由和纯粹的幽居者的内心世界。诗中的吴山变化多端,折射出人事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幽人在红楼中起身,但却感到内心的空虚和无物可依。千步冈像一道帘帷,将东西两边隔开,春天的到来并没有带来故国的归期,反而增加了幽人的悲伤。诗中的吴山横翠象征着美好的回忆,而雕栏的凋零和兴废的变迁则展现了时光的无情。最后,幽人希望游人能够找到他曾经游览的地方,以继续寻找吴山的横处,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美好回忆的追求和对心灵寄托的期待。

整首诗以苏轼独特的意境和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思考,以及对自由和纯粹的追求。通过描绘吴山的变幻和幽人的内心感受,诗中融入了对人生意义和存在感的探索,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回忆和真实自我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泗上当时鼓瑟人,风雩岂是乐闲身。言外默传千圣旨,胸中长有四时春。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小径霜泥结冻时,幽人十日废筇枝。新晴池馆春来早,帘外鸣禽圣得知。

酌君以乌程若下之酒,赠君以鲁山于蒍之声。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别,歌以见爱民父母之情。大江襟喉城铁甕,万旅连营地势重。天弧北射扫欃枪,云阳健令时方用。从官四十腰铜章,莱衣弄孙娱高堂。未妨朿湿先驭吏,立去败群如牧羊。茧丝保障优租赋,瓯窭污邪饱禾黍。冠盖使客应荐贤,

桐原花下不容车,茅压疏帘竹绕闾。可惯傅呼青影里,人声浩浩屋渠渠。

东风吹鼓柳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凉夜无云星自流,池塘促织早知秋。远更不受重城隔,时逐西风到小楼。

跋涉州涂仅八旬,今朝才得次安仁。更须五日为行客,方得开藩见吏民。

娇多媚煞。体柳轻盈千万态。殢主尤宾。敛黛含颦喜又瞋。徐君乐饮。笑谑从伊情意恁。脸嫩敷红。花倚朱阑里住风。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寒鴈嗈嗈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门。晋阳山头无箭竹。疎勒城中乏水源。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疎。原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渡辽本自有将军。寒风萧萧生水纹。妾惊甘泉足烽火。君讶渔阳少阵云。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

来去知时候,堪怜异众禽。变飞春雨细,对语画堂深。寄宿雕梁稳,衔泥柳岸阴。栖身自有处,鹰隼莫相侵。

大化赋群有,修短亦天只。彭殇谁得失,鹏鷃均适已。我今识其然,昏旦视生死。青青竹篱下,下种桃与李。老荠怙春柔,业高荐芳旨。耘耡藉人力,四时自终始。属餍幸朝夕,过计胡为尔。勿笑赵孟偷,甚矣吾衰矣。

我适桑干归,君犹五溪去。飘流若萍梗,何由复相遇。迢迢江上山,历历烟中树。后夜月明时,相思渺何处。

官路日长蝴蝶飞,豫章花落点征衣。江南江北牡丹过,肠断春归客未归。

松风朝来入梦频,公余乘兴去寻真。红尘物外长清境,白日壶中不老春。柏子灰寒烟寂寂,桃花风暖水粼粼。逍遥羽士闲如许,愧我浮名役此身。

石鼎*松风,茗饮老来多怯。唤起雪堂清兴,*鹧斑金屑。橘中有乐胜商山,香味不容说。觉我胸中*磊,被春江澄彻。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月惟四日。又转黄锺律。好景会生辰,是天降、真儒无敌。称觞设席,香雾腾葱郁。霜天晓,笙歌彻,玉斝倾仙液。当年桂子,元是蓬莱客。任留宿蓬莱,道山试、玉堂翰墨。一封飞下,趣召入黄扉,台星照,寿星明,相映居南极。

暑天向晚,最相宜、一簇凉生新竹。潇洒轩窗还此景,此景真非凡俗。猿鹤相随,烟霞自在,与我交情熟。人生如梦,个中堪把心卜。休叹乌兔如飞,功名富贵,有分终须足。不管他非非是是,不管他荣和辱。净几明窗,残编断简,且恁闲劳碌。流萤过去,文章如在吾目。

一雨遂通夕,安眠失百忧。窗扉淡欲晓,枕簟凛生秋。画烛争棋道,金尊数酒筹。依然锦城梦,忘却在南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