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炊烟生处是柴关,只隔前溪半里山。
偶展《汉书》随意读,不教牛角挂空还。

作品评述

《题画》是明代梁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

炊烟生处是柴关,
只隔前溪半里山。
偶展《汉书》随意读,
不教牛角挂空还。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柴关炊烟生处的景象,并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炊烟升起的地方是柴关,柴关是指柴门,也就是柴草堆放的地方。这句话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意味着诗人身处乡村,与大自然相近。

第二句描述了柴关与前溪之间只隔着半里山。这里的前溪指的是前面的小溪,山和溪水相隔,增加了一种层次感。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宜人的山水景色,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偶然间展开《汉书》,随意翻阅的情景。《汉书》是西汉班固所撰写的一部重要史书,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闲暇时兴起拿出《汉书》来读。这句话强调了诗人的清闲和闲适状态。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希望自己的心情不要被琐事所困扰,不要让繁杂的事务牵扯自己的思绪。牛角挂空还是一种比喻,表示不希望被琐碎的事情所扰乱,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田园风光和诗人的闲适生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对宁静自在的追求,表达了对繁琐世事的抗拒和向往自由自在的心境。同时,借用《汉书》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喜爱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朴素自然的景象和淡泊宁静的心境给人以宁静和宜人的感受,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由自在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诗词推荐

渺渺湘水波,浩浩衡山云。悠悠我之思,皎皎兮美人。美人不可见,陵谷日迁变。风尘方纷攘,意者生死判。雁来信可通,岂若重会逢,恨无健羽翮,万里飞相从。腰下黄金佩,人间紫马贵。还疑衮绣身,易夺丘园志。鹤发几七旬,年与君为邻。交至老弥笃,恨弗时相亲。急流中勇退,一舸

窈窕东北峰,到眼佳有馀。行人日攀缘,岂知供我娱。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鸟思江村路,花残野岸风。十年成底事,羸马倦西东。

世间别有人才在,台阁招徕恐未多。半老江湖半岩穴,为公一赋草庐歌。

又近重阳节,伤心事可嗟。塞鸿河洛志,篱菊古今花。苦雨床俱漏,颠风扇莫遮。渔舟如一叶,快活似侬家。

方册相看四十年,客中寻得旧夤缘。与君一夜清谈约,已觉羇怀寝不然。

本来只道千钧重,看破元无一羽轻。日月光明天广大,不妨啸傲过平生。

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树红。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出郭无多远,登山有许高。旧游曾到处,此地足称豪。日月真双毂,关河等一毫。松篁知我意,帮与北风鏖。

年来年去,去来不动乾坤。岁旧岁新,新旧一般时节。苍卞山风骨自露,太湖水彻底无波。冷冷落落,哆哆和和。门外雪消春水滑,庭前玉立桂婆娑。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共看飞好鸟,复见落馀花。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雨馀飘处处,风送满家家。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从兹时节换,谁为惜年华。

气质推浑厚,言谈见切磋。过从方里巷,挽送忽山阿。吉士今如此,高穹定若何。交游虽不乏,耆旧已无多。

草木英华聚,楼台紫翠重。山形仙苑凤,泉脉御池龙。

东风到处竞繁华,不问穷檐与大家。垂柳丝中深院宇,隔墙时有出来花。

宫阙岧峣俯碧空,九门未晓月朦胧。马嘶南陌东风远,回首神京一梦中。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夕霭生凉竹径迂,快风吹马出通衢。疎星落落边城阙,击鼓阗阗杂笑呼。竟日浪追河朔饮,几时真在辋川图。归来小憩松棚下,绕烛飞虫索扇驱。

胧胧欲曙色,隐隐辨残妆。月始云中出,花犹雾里藏。眉边全失翠,额畔半留黄。转入金屏影,隈侵角枕光。有蝉隳鬓样,无燕著钗行。十二峰前梦,如何不断肠。

缁徒中有人,籍甚初与显。是非不挂口,好恶不入眼。终日但怡怡,言行无可拣。外相示枯槁,风味殊不浅。初公如鹤长,昂藏谁得管。今秋忽坐脱,山立不少偃。显公方晏如,随缘自舒卷。平生三事衲,夏燠冬不暖。大雅右司公,国器乃瑚琏。颇敦方外契,渊明亦亲远。道术久相忘,书来

蓬莱弱水三千里,王母蝠桃一万年。凤鸟自歌鸾自舞,直教衔到寿尊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