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湖道上

东风酒旆斜,浦口第三家。
谷鸟鸣春树,江鸥起暮沙。
故乡山渐近,曲岸柳初芽。
客路归心切,孤帆带落霞。

作品评述

《梁湖道上》是宋代陈允平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梁湖道上的景象,以及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东风酒旆斜,
浦口第三家。
谷鸟鸣春树,
江鸥起暮沙。

故乡山渐近,
曲岸柳初芽。
客路归心切,
孤帆带落霞。

译文:
东风吹拂下,酒旗斜挂。
梁湖畔的第三家。
山谷中鸟儿在春天的树上鸣叫,
江边的鸥鸟在夕阳下起舞。

故乡的山渐渐靠近,
蜿蜒的岸边柳树初露嫩芽。
远行的心渴望归去,
孤帆随着夕阳下的霞光飘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梁湖道上的景色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向往之情。

诗的开篇,东风吹拂,酒旗斜挂,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喜悦。浦口第三家则是梁湖道上的一个地标,使得整个环境更加具体可感。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谷鸟在春树上鸣叫,江鸥在夕阳下起舞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生机的氛围,同时也突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感和热爱。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他感到故乡的山渐渐靠近,曲岸上的柳树初露嫩芽,这些景象使他更加怀念家乡的美丽风光。而远行的心更加渴望归去,孤帆随着夕阳下的霞光飘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家乡温暖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和抒发情感的词语,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也被自然景色所感染,进而引发对家乡和归乡的思考和回忆。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富春富山水,地胜雄三吴。壮哉十万户,畿邑拱行都。大江横吾前,上下万贾趋。吾子丞剡川,摄事奸已鉏。试县力愈难,勉旃立规橅。治县古有谱,近颇多著书。槹閒爱汝厚,诲语皆良图。老我不惜别,所望安官居。汝亦颇练事,正恐才尚疎。我以热肺肠,有求应所须。遇事费二思,一跌

中年为此别,悲动故交情。案上云林卷,山中风木声。梦回惊复喜,诗在死如生。几番西郊路,逢师独自行。

昔人事功名,五十未为老。而今君已及,得桂诚非早。所慰白头亲,且将黄绶好。吾始日夜心,望尽京关道。拜庆早归来,莫变秋庭草。

往来无尽目,离别要逢春。海内罹多事,天涯见近臣。芳时万里客,乡路独归人。魏阙心常在,随君亦向秦。

通渠入小池,循除虢虢鸣。群鱼忽悠然,过桥闻屐声。

乏食宁忧陈蔡厄,堆案自有班左书。不嫌荒寂肯来过,草径已教童子锄。

豆蔻花繁烟艳深,丁香软结同心。翠鬟女,相与,共淘金红蕉叶里猩猩语。鸳鸯浦,镜中鸾舞。丝雨,隔荔枝阴。

刮鼓社,这刮鼓本是仙家乐。见个灵童,於中傻俏,自然能做作。长长把玉绳辉霍。金花一朵头边烁。便按定五方跳跃。早展起踏云脚。会戏谑。正洽真欢乐。显现玲珑,玎铛了了。遍体缨络。遂引下、满空鸾鹤。迎来接去同盘礴。共舞出、九光丹药。蓬莱路有期约。蓬莱路有期约。

金螺晓气照人寒,手把天浆领佩环。夜有送鱼来赤壁,秋风吹雁发衡山。东南折处旗花见,牛女光中槎影还。见说青年文赋好,士龙一笑共云间。

日在东陆,维时上辛。笔开阳馆,恭礼尊神。苍玉辉夜,紫烟煬晨。祖宗业配,天地同烟。

炉火篝灯孰与同,此心吾欲付冥鸿。茅檐已作十旬雨,蕙帐不禁连夜风。一段清愁诗句里,十分寒事酒杯中。溪云未用安排雪,且听梅花试小红。

孤馆少行旅,解鞍增别愁。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

无罪福,无损益,不消更念波罗蜜。念来年久却成魔,返谤修行无圣力。

洛岸东风送马行,桥横落日半川明。天连观阁云垂地,春入山河秀满城。老去飘萍甘屏迹,兴来怀古未忘情。短短一曲聊回首,不待悲秋白发生。

行行金碧里,气象怳如春。不记来时路,自嫌衣上尘。院香知有佛,僧静似无人。十载京华梦,相逢一欠申。

自作先生传,谁为故吏碑。

禅几曾陪白氎巾,柑花似雪斗芳新。而今柑子圆如弹,不见浇花供佛人。

今年梅愈去年多,我亦催行奈汝何。此树与君同所植,交情要保岁寒柯。

持节共知过碣石,衔芦相背有飞鸿。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阔马蹄行未穷。陇上牛羊冲密霰,帐前徒御立酸风。归时莫问程多少,却到河湟杏萼红。

衮衣赤舄我公归,共傒登庸翊政机。枫禁荐颁天语渥,薤歌我叹露华晞。真王未复青毡旧,亚保空馀紫诰辉。突兀麒麟图绘处,仰瞻遗像倍歔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