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雪山杲公(二首·以下剃染后作)

世有避喧者,往往买山匿。
岂不远尘俗,缘心曾未息。
当境即随流,于道竟何益。
杲公居市廛,复近金阊陌。
我欲造其庐,几返衡门侧。
如何只数武,遍访无人识。
心空世自遗,不在凡嚣隔。
相对各忘言,如面少林壁。
¤

作品评述

《赠雪山杲公(二首·以下剃染后作)》是明代等慈润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世有避喧者,往往买山匿。
岂不远尘俗,缘心曾未息。
当境即随流,于道竟何益。
杲公居市廛,复近金阊陌。
我欲造其庐,几返衡门侧。
如何只数武,遍访无人识。
心空世自遗,不在凡嚣隔。
相对各忘言,如面少林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避世隐居的思考和向往。诗人观察到现实世界中有很多人为了远离喧嚣纷扰而购买山林来隐居,以逃离尘嚣的纷扰。这是一种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不满。

诗中的"杲公"指的是一个在喧嚣市井中生活的人。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渴望建造一个简朴的居所,与"杲公"相邻,以寻求一种平静的生活。然而,诗人发现在这个充斥着权力和名利的世界里,只有数数武功的人才受到重视,而他自己的追求却鲜有人理解。

诗人认识到内心的寂静和世俗之间存在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他感叹自己的内心空虚被现实世界遗忘,但他并不感到孤独,因为他与现实世界的嘈杂已经隔绝开来。在这种境地下,他与"杲公"相对而坐,彼此忘却语言,如同面对着少林寺的壁画一般。

这首诗词通过对避世隐居的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清静、宁静的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俗的不满和对内心寂静的追求。它揭示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以及在繁杂的世界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渴望。

诗词推荐

少年场上立黄昏,一片归心不可言。月到今宵微有魄,人从何处正消魂。桃花骑出胡名马,竹叶携来鲁上尊。只隔一重灯影里,布衣那敢扣朱门。

祖父田园,积年荒废。农不务耕,渔专讨利。彻底掀翻自有人,去尽残芦并败苇。雁过长空,影沉寒水,字字声声说大义。

墙边几树玉参差,照眼幽花冷自宜。香阵晚交风破蕊,粉花朝湿雪融枝。故人消息从谁寄,造物生成似我迟。且慰蹉跎尽诗兴,江楼闲笛不须吹。

正月八日记游仙,三十六天洞灵洞。洞中窗户夜不扃,地底风雷日相哄。巉巉灵骨谁手凿,纳纳虚谺曷时澒。龙巅虎卧络薜萝,委盖垂旃挂鸾凤。茎高玉稍陈玉拌,洼陷琼浆流码瓮。元田鸦色白于鸥,丹室蛇光红似蝀。石涵绿字紫泥封,玄哺琼华青子种。白骡有迹蹋石田,金虎干声饮银汞。

后堂芳树阴阴见。疏蝉又还催晚。燕守朱门,萤粘翠幕,纹蜡啼红慵剪。纱帏半卷记云ED51瑶山,粉融珍簟。睡起援毫,戏题新句谩盈卷。睽离鳞雁顿阻,似闻频念我,愁绪无限。瑞鸭香销,铜壶漏永,谁惜无眠展转。蓬山恨远。想月好风清,酒登琴荐。一曲高歌,为谁眉黛敛。

一杯椒醑。惜饮难成醉。爆竹声中人未睡。共道今宵守岁。不如且就衾裯。谁能细数更筹。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

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径山门。万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只得欢喜忍受。

吾舅政如此,古人谁复过。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精祷既不昧,欢娱将谓何。汤年旱颇甚,今日醉弦歌。

落日长沙被鹏惊,愁来强把死生轻。洛阳才子何多涕,太息沾襟过一生。

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黄昏欲到壶关寨,匹马寒嘶野草中。

闻道嘉鱼出火山,我来那得一鳞看。

不逐凡花逞艳娇,移要上苑独清高。君王曾选装金带,侈锡持荷耀紫袍。

名利场中难着脚,林泉路上早回头。不然半百残躯体,正被风波汩未休。

锦川风物似逢丘,运使诗流压九流。五色云中题寺观,四时花里按军州。棠郊野客空遥羡,兰省才郎称共游。纵使谪仙今复出,难陪倡和却应愁。

众湖湖口系兰船,睡起中餐又却眠。风伯如何解回怒,数宵樯倚碧芦烟。偶系扁舟枕绿莎,旋移深处避惊波。晓来闲共渔人话,此去巴陵路几多。

朝朝声磬罢,章子扫藤阴。花过少游客,日长无事心。回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安得开方便,容身老此林。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蒙。长有滩头钓鱼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泉出虾蟆碚,名高陆羽经。细分寒乳白,散落晓岩青。归客停松檝,临江贮藓瓶。神仙云母液,烹饮养颓龄。

百花丛里花君子,取信东君。取信东君。名策花中第一勋。结成宝鼎和羹味,多谢东君。多谢东君。香遍还应号令春。

几年不寄子公书,忽向燕南遗鲤鱼。天远地遥归未得,男婚女嫁事何如。壮游自致青云上,漫仕谁怜白发余。西浙林泉俱可隐,毋忘旧约共閒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