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书示子聿

乃翁诵书舍东偏,吾儿相和山之巅。
翁老且衰常早眠,儿声夜半方泠然。
楚公著书数百编,少师手挍世世传。
我生七十有八年,见汝任此宁非天。

作品评述

《诵书示子聿》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年迈的父亲在东侧的书斋里默默诵读书籍,而作者的儿子则在山巅上陪伴他。父亲年事已高,常常早早入眠,而儿子的声音在深夜中却依然清晰动人。楚公(指楚国的公子)著书数百卷,少师(指作者自己)手抄传世,作者已经活到七十八岁,看到儿子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心中感到无比欣慰,认为这是上天所赐予的。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传承的思考和感慨。父亲的默默诵读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儿子的陪伴和声音则象征着新一代对传统的理解和延续。通过描述父子之间的互动,诗词传达了家庭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传统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骄傲之情。通过对父子关系的描绘,诗词呈现出一种深情厚意和家国情怀,让读者感受到家庭和传统文化的力量和美好。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绿杨枝外斗阑干,出客鸡鸣过近关。岂有车徒休汝上,暂同邻里到方山。离魂正对春波苦,羁思犹随倦鸟还。多谢沧浪送征棹,更沾馀沫洗衰颜。

吹律政知宽,迎长物倍安。初阳殊胜腊,积雪更添寒。庭实罗千品,珍符荐百般。群臣同偶圣,不叹夜漫漫。

曾侍螭头立。吐危言、婴鳞编虎,扶持熬极。谁炼精金铸刚卯,气节毅然镇国。肯顾恋、眼前官职。碧水丹山持翠节,这幅星、特为吾闽出。发义廪,无难色。如今世道难扶植。直远他、温公德量,魏公风力。此事又关宗社福,仍系苍生休戚。且称寿、公生人日。炼得内丹成熟后,看河车、

近日经师少,人口又哭君。遗编空白屋,同列尽青云。尘土千金产,湖山数尺坟。纷纷梁肉种,谁得致斯文。

方拥使君节,驾言自东还。又闻白丞相,怀绂出九关。遂纵大船去,欲追讵能攀。已喜所寄径,幽寻足溪山。仍夸越西部,迥在云林间。屋瓦遍高下,青苍更回环。穿路竹枭枭,鸣沙水潺潺。会有樽酒适,每需庭讼闲。况席鼓琴旧,政行故非艰。岁暮当趋召,驰归复玉班。

一溪高自扑岩来,寺在岩腰水抱回。林下老僧相顾笑,柴门今始为君开。

道人谈长生,禅子论寂灭。二子互出奇,生灭孰判别。吾侪守黄卷,生理知犹劣。惟当一以贯,无问亦无说。

玉笋持杯,敛红颦翠歌金缕。彩鸳戢羽。未免群鸡妒。我为情多,愁听多情语。君休诉。两心坚固。云里千条路。

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非须一处住,不那两心空。宁问春将夏,谁论西复东。不知吾与子,若个是愚公。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不寻翻到谷,此谷不离心。行处曾无险,看时

人于忙处不知老,诗到醉时方是真。相对梅山几杯酒,不知身亦是今人。

少华类太华,太室似少室。亚相与丞相,亦复无异质。渟如月临水,肃若松照日。辉影互光澄,阴森两葱郁。连城鸾凤分,同气龟龙出。并力革夷心,通筹整师律。英豪愿回席,蛮貊皆屈膝。中外行分途,寰瀛待清谧。

白鸥欲下,金鱼不去,圆叶低开蕙帐。轻风冷露夜深时,独自个、凌波直上。幽阑共晚,明珰难寄,尘世教谁将傍。会寻织女趁灵槎,泛旧路、银河万丈。

七返*砂返本,丹须日用烹煎。坤宫药物采归乾。黑虎赤龙相见。泰否调和得一,中庸三五还元。灵光射透九重天。静处当峰月现。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篷背有霜篷底眠,梦中犹念草鞋钱。强炊五斗官仓米,也趁千艘落水船。居士秃巾撩楚雁,僧伽孤塔供淮天。盱眙城在石色古,浪打至今端可怜。

秋晴得凉行,壁阅遇佳读。巳咽犹余滋,将烬忽剩馥。语妙古未多,听难今良独。追诵惜去眼,信步遑拟足。惊心一鸟鸣,隔溪两峰绿。

同郡同年五弟兄,两人犹幸窃余生。要闲莫苦追名路,得健休冤落选坑。一别九年头半白,三城重见眼增明。相从诗酒莫相舍,分散何时又合并。

铜瓶布衲出尘埃,疏瘦风标日一斋。门径萧然更无事,出萤飞鸽及时来。

多病淹残岁,初寒卧直庐。朝廷务清静,铃索少文书。向学今为盛,优贤古莫如。靓深严禁署,闲宴乐群居。赐马联金络,清尘侍玉舆。诗论三代盛,献纳万机余。号令存宽大,文章复古初。笑谈挥翰墨,俄顷列琼琚。夜漏销宫烛,春晖上玉除。歌诗唐李杜,言语汉严徐。自顾追时彦,多◇

六十六年,罪犯弥天。打个{左足右孛}跳,活陷黄泉。咦,从来生死不相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