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四止庵

东风卷晴雪,山意颇空寂。
扫花归作饭,豫当调鼎实。

作品评述

诗词:《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

中文译文:
东风卷晴雪,
山意颇空寂。
扫花归作饭,
豫当调鼎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晦庵先生的追思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晦庵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晦庵先生的思念之情。诗的开篇描述了东风卷起晴朗的雪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以"山意颇空寂"来描绘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这可能是作者在思念晦庵先生时的感受。然后,诗人通过"扫花归作饭"的描写,将晦庵先生的修行之道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深厚学识的敬佩。最后一句"豫当调鼎实",则可能指的是对晦庵先生对社会发展的期许,希望他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有所贡献。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晦庵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晦庵先生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他高尚品德和学识的赞美。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思索和思念的启示。

作者介绍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诗词推荐

圆于玉柱滑于龙,来自衡阳彩翠中。拂润恐飞清夏雨,叩虚疑贮碧湘风。大胜书客裁成柬,颇赛谿翁截作筒。从此角巾因尔戴,俗人相访若为通。

小楼人静月初斜,归思迢迢隔海涯。短笛谁吹肠断曲,满庭香雪落梅花。

闲闲闭园门,默默坐书室。幽幽绝来人,寂寂度长日。苦桃何累累,秋颗压枝密。桃苦不可食,熟烂未忍摘。时闻落地声,诗思若有得。

一年秋色垂垂老,九日寒花处处同。落帽何人羞短发,危台向晚易高风。黄云万顷峰恋下,白雪几声宵汉中。陌上行人尽回首,使君开宴在层空。

横江一片碧,携鹤上鱼船。收纶不成下,却抱钓竿眠。

谁其知我独春秋,小试毫芒大用留。二万言书关社稷,八主地位傲公侯。儒家本色饶青眼,仕路焦心早白头。笑杀庸人漫多事,包荒襟量自休休。

多幸遭逢处,知交信有恩。偏承相见重,频沐厚光荣。眷恋常推许,人情每普平。

每到秋风忆翠蛟,三年此地小游遨。如今着脚缁尘里,犹梦亭中阅怒涛。

梅花雪白柳叶黄,云雾四起月苍苍,箭水泠泠刻漏长。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花行竹迳紧想挨,每日须行四五回。因把花行侵竹种,且园竹迳对花开。花香远远随衣袂,竹影重重上酒杯。谁道山翁少温润,这般红翠却长偎。

荣华恩爱弃成唾,戒定真如和作香。今古虽殊同一法,瞿昙抛却转轮王。

淡日轻阴晒麦天,水边閒唤木兰船。不游东港西陂熟,争得人知是散仙。

收纲移舟月上时,西风吹当脍鲈肥。任渠官买高声叫,醉卧芦花别处矶。

北风吹沙湖水黄,离离衰草覆女墙。曼缨紫发马上郎,腰间短剑明秋霜。城西砧杵登登处,夫君已戍交河去。角声渐起鼓声住,乱鸦啼断斜阳树。

一纸日边裁,千山徼外开。所同惟甲子,绝异是人才。学问须传授,君家有自来。嗟余独何者,道阻乃从洄。

旁招近侍自江都,两岁何曾见国姝。看尽满栏红芍药,只消一朵玉盘盂。水精淡白非真色,珠璧空明得似无。欲比此花无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肤。

不持月三长,不奉八关戒。久素则生疾,多肉亦思菜。齿决今莫遂,啜汗老所快。终当屏去荤,居山得自在。

南谯古佳郡,四郊富登临。晨跻北原上,却视涡水阴。云昔魏太子,离宫构嵚崟。故事邈已远,荒台犹至今。危亭冠其巅,左右背长林。是月暑尚盛,秋行不能金。截然天地间,轩户萧以森。凉风泛广坐,浊醪时一斟。圆歌贯珠玑,丽句铿璆琳。虽无管弦乐,所要在适心。中宴下危磴,浮舟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姬姜古妆不如市,赵女轻盈躡锐屐。侯王宗庙求元妃,徽音岂在纤厥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