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珍挽词二首

从军王粲笔,记礼后苍篇。
谩有残书在,能令好事传。
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
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

作品评述

《丁元珍挽词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军王粲笔,
记礼后苍篇。
谩有残书在,
能令好事传。
鹏来悲四月,
鹤去遂千年。
试想长桥路,
昏昏陇隧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丁元珍被征召从军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对他留下的文学作品的思念之情。诗人称赞丁元珍的文笔像王粲一样,能够记录礼仪之后的辞章,尽管他留下的书籍只是残缺不全,但它们仍然能够传扬美好的事物。诗人通过描绘鹏鸟离去与鹤鸟归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认为丁元珍的作品将能够流传千年。最后,诗人勾勒出长桥上的道路,昏暗的陇隧中弥漫着烟雾,暗示着丁元珍从军后的辛苦和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丁元珍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人以王粲的笔墨来比拟丁元珍的文笔,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尽管丁元珍留下的书籍只是残缺的,但它们仍然能够传扬美好的事物,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推崇和对丁元珍作品的认可。通过描绘鹏鸟和鹤鸟的动态,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认为丁元珍的作品将会流传千年。最后的景象中,昏暗的陇隧和弥漫的烟雾,增添了诗词的离愁别绪,让人感受到丁元珍从军后的辛酸和离别之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丁元珍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并透过景物描写传达了离愁别绪。这种对文学才华和对时间流转的思考,使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太守方将畎亩行,先烦乡彦探春耕。人登高岭如梯峻,雨足深川作掌平。发廪正须凭义举,蠲租已觉负仁声。要知贫富乘除理,施尽囷仓却解盈。

火树缯山凤阙前,皇都美景属新年。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道上落梅飘脆管,陌头繁杏著游鞯。须知钧会人同乐,莫叹秦侯抱疾眠。

水石一栏干,僧归四山静。携琴谱涧泉,月浸夜深冷。

枝头血色万年萍,错落横天粲彗星。昔日杨姬劳走驿,一时王姥欲俱刑。浪传石蜜来他域,巧似珊瑚出涨溟。仙种世传工益寿,饱尝端胜卫生经。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朱唇掩抑悄无声,金簧玉磬宫中生。下沉秋火激太清,天高地迥凝日晶,羽觞荡漾何事倾。

将老蒙误恩,受吊不受贺。欲起尚迟回,积闲习成惰。向来二三子,相与守寒饿。一日不可无,三岁安得过。是时秋益高,夜永月初破。漏鼓已再更,坐者余几个。酒薄多可强,谈胜坚莫破。檐昏读字细,林缺瞻星大。吴吟未至慢,楚语不假些。怀远已屡叹,论昔先急唾。身世喜相违,真成

琼林玄圃叶。桂树日南华。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三晨喜盈尺。六出儛崇花。明朝阙门外。应见海神车。

十日阴寒此日晴,归来趁赏大花春。主家千斛香泉碧,却自摩挱漉酒巾。

老以书为命,眼将书作雠。芗林与诚叟,同贩短檠愁。

南园山水神仙窟,上世源充忠献家。昼锦堂中诗句好,因诗名榜更光华。

文皇临御日,震怒灭残胡。下诏求名将,惟君冠武夫。扬旗频扈从,略地效驰驱。左广兼追蓐,前茅特虑无。交绥斩当户,围合走单于。马骤黄砂碎,膏涂白草枯。穷兵逾遬濮,喋血度余吾。入塞长歌凯,还京促献俘。成功由力战,制胜叩神谟。爵禄初行赏,山河拟剖符。丽城分甲第,报宴

日日春风满范围。海棠又发去年枝。月笼火树更深后,露滴燕支晓起时。看不足,醉为期。宵征宁问角巾_。一春好处无多子,不分西园掇取归。

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人事好乖行路恶,政应委顺付怡然。

古来遗逸野人家,石磴崎岖阁道斜。犬吠人行都不问,杉篱空掩刺桐花。

秋到山居僻,贫无异味尝。擘黄新栗嫩,炊白早籼香。渐減家人病,徐添夜气凉。凭谁理荒秽,篱落菊苗长。

湖山聚秀系斯文,汝更峥嵘瑞户门。嵩里是人夸宅相,慈溪之后有曾孙。书声自可怡重庆,家学何妨涨一源。远大相期吾耄矣,莫将苦语等閒言。

瑟瑟凉海气,西来送愁容。金风死绿蕙,玉露生寒松。所思在溟碧,无因一相逢。登楼睇去翼,目尽沧波重。虚窗度流萤,斜月啼幽蛩。疏红落残艳,冷水凋芙蓉。岁暮空太息,年华逐遗踪。凝情耿不寐,揽涕起疏慵。

欲访飞来殿,维舟上峡山。有溪流屋下,无路入云间。犀解捐金索,猿能记玉环。无从旌往事,有地足跻攀。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古墓崔巍约路岐,歌传薤露到今时。也知不去朝黄屋,只为曾烹郦食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