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素女石

旧闻素女出天井,坐石晓梳青髻丝。
碧湫一笑入深窈,灵篆朱书来命迟。
冷钟晨梦听飘洒,受物不遣雷车随。
阴云未驳润泽广,民岂能忘心已知。

作品评述

《题素女石》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朱汝贤。这首诗描绘了素女的形象和她的神秘力量,同时也带有一些哲理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旧闻素女出天井,
听说古代有个素女从天井中出现,
坐石晓梳青髻丝。
她坐在石头上,清晨梳理着青丝。
碧湫一笑入深窈,
她微笑着消失在深邃之中,
灵篆朱书来命迟。
她用神秘的符文写下命运的预示,但解读起来需要一些时间。
冷钟晨梦听飘洒,
寒钟声在早晨的梦境中飘荡,
受物不遣雷车随。
她的力量不受任何物质的束缚,不受雷电的干扰。
阴云未驳润泽广,
阴云还没有散去,雨水覆盖广袤的土地,
民岂能忘心已知。
人们怎么可能忘记已经知晓的事实。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素女展开。素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形象,被认为是具有神秘力量和智慧的存在。诗中描述了她的出现、她的行为和她的力量。她从天井中出现,坐在石头上梳理着她的青丝,展现出她仙女般的美丽和娴静。她微笑着消失在深邃之中,显示出她的神秘和超凡的本质。她写下的灵篆符文预示着命运的延迟,暗示了时间的力量和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诗中也提到了寒钟声和阴云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预测性。最后,诗人通过提问来引发读者对于人们是否能够忘记已知事实的思考,从而探讨人类的认知和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素女为主题,通过描绘她的形象和探讨她的力量,表达了对时间、命运和人类认知的思考。诗人以精湛的语言和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诗意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与哲思。

诗词推荐

肆类云华,淳熙溥将。雷雨丽泽,云物效祥。礼容济济,天威煌煌。大赉四海,富寿无疆。

十八娘家粉黛残,玉肌罗帐泪阑干。枫亭三日无消息,马上空歌行路难。

越绝山川远相属,万壑千岩抱青绿。卧龙一峰称是奇,遶趾清漪如带束。镜水春生鶂尾衔,稽山日暮猿声续。三休上与蓬莱接,登眺使人遗宠辱。我昔东游观禹穴,痛饮狂歌得所欲。上天何曾有官府,鸾凤日日遭鞭扑。僧坊画壁阅几遍,神妙难忘独金粟。华胥梦断已十年,又见春风煮饧粥。

琼肌太白,浅著鹅黄罩。金缕檀心更天巧。算同时、虽有似火红榴,争比得、淡妆伊家轻妙。兴来清赏处,无限真香,可惜生教生闽峤。这消息、纵使移向蒸沈,终不似凭栏,披襟一笑。若归去长安诧标容,单道胜、酴醿水仙风貌。

高轩遥肯顾,扫室惯逢迎。酒喜频中圣,官惭四至卿。忧时论曲突,感物咏长檠。古道难开口,微君孰与明。

文章不数向歆辈,姓字须教班马香。

少年乡誉叹才淹,六十犹随贡士函。握手亲朋惊白发,还家闾里看青衫。阁涵空翠连衡阜,门枕寒江落楚帆。试问尘埃勤斗禄,何如琴酒老云岩。

圣明钦恤重皋陶,一日飞星五使轺。方幸蓬山陪末属,遽瞻英簜隔层霄。谆谆天语扶邦计,念念民生弼教条。轻重适权孚简眷,金鸡山色谶鸡翘。

棠阴日,棠阴日,清美近花朝。共喜治中持福笔,春当霄汉布宽条。兰蕙雪初销。和气满,和气满,生意到渔樵。清彻已倾螺子水,黑头宜著侍中貂。天马拟归朝。

何处经行特惘然,津头曾送木兰船。桃花春水生前夜,杨柳秋风忆故年。驿路尺书疑断绝,官仓斗米愧留连。飘颻复作江湖计,从此长安是日边。

早从子美追懒真,近向长康得痴绝。相逢可笑复可怜,君看稀疏鬓边雪。

晓莺声脆雨花乾。倦枕梦初残。衣渍香留,窗深纸暗,把镜近檐看。断云压损溪桥柳,花迳雪阑斑。深倚屏根,间敲诗字,酒醒倍春寒。

峡束几重烟,山分数尺天。岩猿与溪鸟,一似过飞仙。

扫除狡狯蓄神机,开顶葫芦不置扉。人物已从垣外见,真形渐向市中微。杯成白鹤冲霄去,剑化双龙破浪归。自此更无毫发累,绿毛绕体欲成衣。

肖翘虽振羽,戚促尽疑冰。风助流还急,烟遮点渐凝。不须轻列宿,才可拟孤灯。莫倚隋家事,曾烦下诏征。

空府同来贤大夫,短亭门外即长涂。不辞烂醉樽前倒,明日此欢重得无。

以我鼻端气,观此石间风。理固未易瓣,妙处要相同。

独在御楼南畔住,生涯还似旧时贫。全无竹可侵行径,一半花犹属别人。吟处不妨嫌鼓闹,眼前唯称与僧邻。近来渐觉青莎巷,车马过从已有尘。

丈人在何许,箕外颍中间。明映波心月,清余雨面山。短衣非旧甯,陋巷是今颜。不解湟州去,平超十八班。

始吾得三满,自谓得过人。一日不见之,已恐愚贱滨。忧思丛中来,腹肠生毛鳞。轻舟刺而南,久结愿解伸。入门顾我笑,喜气沃以新。徐徐相抽寻,轧轧听引陈。先生固大贤,拟议何可邻。诸君又相得,热炙香相熏。而我拱其间,贪喜乃失神。凤凰朝百鸟,鸱鸦亦来群。然其气类同,终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