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上人

新鸿并落叶,正逐朔风飞。
此地仍分首,何山是所归。
问程云栈远,宿馆雨灯微。
莫恨天涯别,重寻志未违。

作品评述

《送吉上人》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新鸿并落叶,正逐朔风飞。
此地仍分首,何山是所归。
问程云栈远,宿馆雨灯微。
莫恨天涯别,重寻志未违。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吉上人的情感。诗中描绘了新鸿飞翔并伴随着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他们正随着北风飞翔,向着北方的归宿前进。虽然在这个地方要分别,但他们最终将会在何山相聚。他询问着远方的山程和云栈,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在宿馆中,微弱的雨灯映衬着他们的离别之情。然而,他告诫吉上人不要怨恨远离故乡,因为他们将会重返志向所在,不会背离初衷。

赏析:
这首诗以流畅的句子和自然的意象展现了别离和追求理想的主题。通过描述新鸿飞翔和落叶的景象,诗中传达了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受。北风的飞翔象征着前行和追求,诗人希望吉上人能够顺利地前往他的目的地。诗人表达了对吉上人远行的思念和关切,询问远方的山程和云栈,展现了对他旅途的关注。在宿馆中,雨灯微弱,增添了别离时的忧伤氛围。最后,诗人告诫吉上人不要怨恨离别,因为他们最终会回到他们的志向所在,实现他们的理想,不会违背最初的初衷。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具象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吉上人的祝福和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理想和远行的精神。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人生的离合悲欢,表达了对远方旅行者的思念和祝福,同时激励他们坚定追求自己理想的决心,不被离别和困难所动摇。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波中植甚固,磔磔如虾须。涛头倏尔过,数顷跳鯆cr.不是细罗密,自为朝夕驱。空怜指鱼命,遣出海边租。

冷坐从嘲瓶井眉,俗流浅拙更忘遗。道鸣庶矣多闻力,建武官僚旧汉仪。

须弥可裂,海水可竭。若论此事,宁可截舌。

书贵有容德,曰无嫉于顽。凤鸣鸷其翰,狸首于菟斑。楚楚夸毗子,自谓高难攀。焉能凂我哉,冰炭何相关。君欲遂胜彼,只轮俾无还。不见古战场,暴骨堆如山。

南到杭州北楚州,三江八堰水通流。牵板船篙为饭碗,不能辛苦把锄头。

舟子贪风顺,开帆半夜行。天寒四野静,水白大星明。长铗归何日?浮萍笑此生。柁楼眠不稳,起坐待鸡鸣。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芙蕖落片自成舡,吹泊高荷伞柄边。泊了又离离又泊,看他走遍水中天。

荣枯得失理昭然,谁学离骚更问天。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珍重匡庐沃洲主,拂衣抛却好林泉。

峨眉山下三苏乡,至今草木文章香。近时英妙有程郎,数寸管底翻锦江。向来曾草三千牍,流涕大息仍痛哭。九虎当关北斗深,十年买桂炊白玉。荆溪溪上相识初,君犹少年我壮夫。帝城再见各白须,袖中一纸梁溪书。剡藤方策一万字,犹带权书衡论味。君不见古来富贵扫无痕,只有文章照

四海岂无兄弟亲,气合行须同父母。相逢坐语忽移时,不觉朝餐辄过午。品评人物妙雌黄,议论邦家人覼缕。危言齰舌久自吞,幽愤填膺欣欲吐。字字珠玑落齿牙,篇篇锦绣裁胸腑。已惊大敌森戈矛,端笑羸师卧旗鼓。怜君风韵过诸王,顾我才情非小杜。何当再访南归僧,不耻更问西来祖。

人情简朴古风存,暮过三家水际村。见说终年常闭户,仍闻累世自通婚。罾船归处鱼餐美,社瓮香时黍酒浑。记取放翁扶杖处,渚蒲烟草湿黄昏。

顾前明主席,一间洛阳人。

累表乞眠云,明君始许君。三峰同鹤住,半俸与僧分。益寿药谁得,朝元香自焚。承家多令子,冠盖世纷纷。

风雨空斋诵蓼莪,今年初度客中过。人生七十寻常寿,未过还怜一半多。

正是闽中越鸟声,几回留听暗沾缨。伤心激念君深浅,共有离乡万里情。

藤花小朵插军持,香篆轻烟袅袅移。山鸟不啼禅定处,池鱼偏集诵经时。风声入户松千树,月影临窗竹一枝。旧日寒山行道外,崖间叶上亦题诗。

知自何山得,磨砻作酒杯。斟疑五色动,醉认一拳开。窪似泉舂出,痕如藓渍来。主人心朴素,爱惜过琼瑰。

江南三月。犹有枝头千点雪。邀上芳尊。却占东君一半春。尊前眼底。南国风光都在此。移过江来。从此江南不复开。

流光冉冉即衰迟,物趣回环似转规。长景已知今日至,孤怀不比少年时。阻陪上合鸳鸾後,且与南州父老期。况有舂禾新酒熟,百分休放手中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