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甲戌晴己卯晚又雨二首

稍复桥痕旧,俄惊础汗非。
岂宜真汹涌,止可略霏{上雨下微}。
河伯毋流毒,云师幸霁威。
劣能驱暑气,即愿吐晴晖。

作品评述

诗词:《十九日甲戌晴己卯晚又雨二首》

诗意:这首诗由两首组成,描述了作者对天气的变化的观察和感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赞美和对天际之美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由两首组成,每首四句,共八句。诗名中的日期表示了作者创作的时间。

第一首诗描绘了天气的变化。第一句"稍复桥痕旧"意味着天气稍有回暖,桥上的积雪开始消融,留下了些许痕迹。第二句"俄惊础汗非"则表示作者对这种变化感到惊讶,因为这种变化并非寻常。接下来的两句"岂宜真汹涌,止可略霏"表达了作者对天气不宜过于激烈变化的期望,希望只有轻微的雨露即可。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温暖天气的期盼。

第二首诗则描绘了晚上的天气变化。首句"河伯毋流毒"中的"河伯"指的是河神,意味着水流不会带来危害。接着的"云师幸霁威"表达了作者对云彩散去、天空恢复晴朗的期望。最后两句"劣能驱暑气,即愿吐晴晖"表明作者希望夏日的炎热能够被驱散,让阳光普照大地。

整首诗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温暖天气和晴朗天空的向往之情。作者运用自然景象寄托自己的情感,使诗歌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十九日甲戌晴己卯晚又雨二首》

稍稍复杂的桥上的旧痕,
突然惊讶于地面没有冰雪。
怎能真正汹涌激烈,
只有轻微的雨露即可。
河神不会带来毒害,
希望云彩散去,天空恢复晴朗。
驱散炎热的能力较差,
但愿阳光能够普照大地。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古洞桃花发嫩枝,施朱施粉两相宜。要渠成结千年实,多谢春风著意吹。

暂来不复去,梦里到长安。可惜终南色,临行子细看。

青山叠叠水潺潺,路转峰回一又湾。想见雪天元限好,不妨独棹酒船还。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

病来佳兴少,老去旧游稀。笑语纵横作,杯觞络绎飞。 ——裴度清谈如水玉,逸韵贯珠玑。高位当金铉,虚怀似布衣。 ——刘禹锡已容狂取乐,仍任醉忘机。舍眷将何适,留欢便是归。 ——白居易凤仪常欲附,蚊力自知微。愿假尊罍末,膺门自此依。 ——李绅

月树争枝影共寒,楂楂飞过屋头山。五陵年少多春闷,一弹千金落等闲。

昨朝邸吏报商山,闻道孙生得状元。为贺圣朝文物盛,喜於初入紫微垣。

客途终日忆归山,今得重来岂等闲。万别千差俱屏却,一轮落照梦魂间。

□□□□□溪流。紧系篱边一叶舟。沽酒去,闭门休。从此清闲不属鸥。

长寿寺石壁,卢公一首诗。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

傲世欲何求,归来已倦游。琴诗聊自啸,丘壑复相留。问菊时携酒,乘风或棹舟。乐天良有以,心事老田畴。

青山多乔木,柳枝低婀娜。春风在毫端,商迁无不可。

百尺清波泻鸭头,美人新筑在河洲。风流张绪偏临水,恨别江淹独倚楼。柳外晴过休汝骑,门前春系下淮舟。近来麟阁能争胜,闲杀眠沙数点鸥。

日落欲闭户,风清聊杖藜。千山犹带雨,一径已无泥。虢虢水声急,悠悠云影低。催归缘底事,著意旁人啼。

袷衣寥落卧腾腾,差似深林不语僧。捣麝拗莲情未尽,擘钗分镜事难凭。槎通碧汉无多路,梦入红楼第几层。已怯支风慵借月,小园高阁自销凝。

烛边醉脸拟融酥,盏畔歌喉欲贯珠。应念东家多病叟,静披宽褐拥红炉。

君家父子真国器,弃逐那知上苑春。岚障城中尤自乐,浦珍市里本来贫。曾怜浊俗排阊阖,蹔屈清江纵羽鳞。我老相逢便相别,剧谈易象亦何因。

一峰飞到此,胜景幻幽林。苍径望不尽,白云行渐深。钟声传日午,笠影卸松阴。候得神仙否,神仙不可寻。

一缕红丝一缕情。开时无力坠无声。如烟如梦不分明。雨雨风风嫌寂寞,丝丝缕缕怨飘零。向人终觉太盈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