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缪琏的《泮林春意和邑庠师李希贤先生韵(其三)》
拼音和注音
shù rèn gōng qiáng lǐ yuè qū , yáng yáng rú jiào biàn míng dō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宫墙:住宅的围墙。《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称师门为'宫墙'。指宫廷的围墙。借指朝廷。
洋洋:1.同“养养”。盛大貌。2.广远无涯貌。3.众多貌。4.美善。5.充满貌。6.形容声音响亮。7.舒缓貌;迟缓貌。8.自得貌;喜乐貌。9.感动貌。10.无所归貌。11.同“养养”。忧思貌。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更引申为一个国家一段时间的社会习俗、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
儒教:儒教rújiào儒家学派。又称“孔教”。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参看“儒家”。
缪琏
不详
原诗
数仞宫墙礼乐区,洋洋儒教遍名都。
溪梅破玉年光换,庭草留芳春意敷。
酒兴每邀花下月,诗情多寄柳边湖。
堪誇一代斯文盛,洙泗渊源有远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