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竹枝词四首》
拼音和注音
qú táng xiá kǒu shuǐ yān dī , bái dì chéng tóu yuè xiàng x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口水:唾液的通称。由口腔黏膜与唾腺分泌液混合而成的黏液。可滋润口腔,浸润食物,分解淀粉。:流~。
城头:城头chéngtóu城墙的顶头。
瞿塘峡:地名。位于重庆市奉节县东的白帝城,至巫山县的黛溪镇,长约八公里,为长江三峡之一。两岸岩壁高峙,江水怒激,峡口滟滪堆,矗立江心,形势险恶,为全蜀江路的门户。
峡口:指西陵峡口,为长江出蜀的险隘。泛称峡谷之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