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

去年寒食杏花新,扶杖犹同过北邻。
酒熟欲浇中圣客,花红来哭下泉人。
白杨但种看成柱,蒲柳虽存合作尘。
更有伤心无可道,空山一别六回春。

作品评述

《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是明代程嘉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明时节去年寒食,杏花初绽新艳姿。我提着拐杖,依然走过北邻的墓地。酒已经醇润,正想给来自中央的贵宾斟满,而红花却哭泣着来到泉边的人。

白杨树只种了看作柱子的,蒲柳虽然依然存活,却已经长满了尘土。更有许多伤心的事,无法言说,只能在空山中一次次离别,却又在六个回春之后再次相逢。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清明节的思考和感慨。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诗词中的寒食指的是清明前的一个节气,而杏花则是清明时节的代表花卉。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去年清明时的情景,他提着拐杖,走过北邻的墓地,感叹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描绘了一种对逝去的岁月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提到了酒和花,酒意味着宴会和欢乐,而花则寄托了对逝者的思念和悼念之情。红花哭泣着来到泉边的人,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追思和哀悼之情。

诗词中的白杨和蒲柳象征了岁月的变迁和事物的消亡。白杨树只被种植成了看作柱子的形状,蒲柳虽然依然生存,但已被尘土所覆盖。这种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事物消失的感慨,表达了对岁月的无奈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离别和重逢为主题,通过描述清明时的景象和情感,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离世和岁月流逝的思念之情。作者以自然景物和节日习俗为线索,将个人的感情融入其中,展示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诗词推荐

约莫香来,倚阑低瞰花如雪。怨深愁绝。瘦似年时节。岁一相逢,常是匆匆别。歌壶缺。又还吹彻。笛里关山月。

十五日已前,藏身处没踪迹。十五日已后,没踪迹处莫藏身。正当十五日,布袋头开,全身显露。不怜鹅护雪,且喜{左虫右葛}入冰。

良月今日尽,始见小春天。明日为子正,阳复於此焉。墙阴委宿莽,已觉青娟娟。坏壁出冻蝇,亦解飞翾翾。向来可憎物,今者更堪怜。梅梢太瘦生,此意正渺绵。窥园频挟策,粒吐红豆鲜。正须待一雪,我岂资暄妍。

湘江岁晚水清浅,橘州霜后犹青葱。归舟着沙未渠进,且看渔火听疎钟。

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独立暗花前。忽因时节惊年几,四十如今欠一年。

行人到此尽蹉跎,一指头端不奈何。毫发有差千万里,沩山抚掌笑呵呵。

井田学校竟终天,盐铁舟车讫万年。隔绝古今萧与霍,空劳孔壁出尘编。

南飞乌鹊北飞鸿。弄玉兰香时会同。谁家可怜出牕牖。春心百媚胜杨柳。银床金屋挂流苏。宝镜玉钗横珊瑚。年时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风花一去杳不归。秪为无双惜舞衣。

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不能便退缩,但使进少徐。我行念西国,已分田园芜。南来竟何事,碌碌随商车。自进苟无补,乃是懒且愚。人生重出处夫岂徒。永怀江阳叟,种藕春满湖。

日西移幕看澄江,夜久回屏护烛光。暗里微吟认渔火,醉中时醒为荷香。狂翻鹦鹉杯心绿,怒索蒲萄架底凉。苦恨重云隔明月,嫦娥更在月中央。

鸟迹分明在帝台,管弦声里辄书来。回头一觉风流梦,犹得朱门傍水开。

更阑月影转瑶台。歌舞下香阶。洞府归云缥缈,主宾清兴徘徊。汤斟崖蜜,香浮瑞露,风味方回。投辖高情无厌,抱琴明日重来。

为星当贰职,权化不相饶。白屋如多恨,清风何处消。岸鸥窥天旆,天辟看陞朝。别有生灵意,寒枝未变条。

檐月惊残梦,浮凉满夏衾。蟏蛸低户网,萤火度墙阴。炉暗灯光短,床空帐影深。此时相望久,高树忆横岑。

终日愧无政,与君聊散襟。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朗咏竹窗静,野情花径深。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

蛮触杂奔竞,蝇蚋纷争喧。鸾凤巢枳棘,鸱鸮集琅轩。风雷久不作,野露生微寒。壮士万里怀,肯谢漂母餐。古来王佐才,多在耕钓间。

津头微径望城斜,水落孤邨格嫩沙。黄草庵中疏雨湿,白头翁妪坐看瓜。

展卷拟曾到,柴门非一湾。抱琴随白鹤,坐石看青山。隐者有余乐,贵人无此閒。更须添数笔,著我在其间。

自来生计少,难后更何营?襆被让寒女,稻梁分老兄。儿知盐米贵,天与利名轻。得饱殊非易,明年我欲耕。

雨过川原秀,烟光画不如。人情花动荡,春意鸟分疏。造化空陈迹,乾坤一广居。小轩聊燕息,夏屋正渠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