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

去年寒食杏花新,扶杖犹同过北邻。
酒熟欲浇中圣客,花红来哭下泉人。
白杨但种看成柱,蒲柳虽存合作尘。
更有伤心无可道,空山一别六回春。

作品评述

《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是明代程嘉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明时节去年寒食,杏花初绽新艳姿。我提着拐杖,依然走过北邻的墓地。酒已经醇润,正想给来自中央的贵宾斟满,而红花却哭泣着来到泉边的人。

白杨树只种了看作柱子的,蒲柳虽然依然存活,却已经长满了尘土。更有许多伤心的事,无法言说,只能在空山中一次次离别,却又在六个回春之后再次相逢。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清明节的思考和感慨。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诗词中的寒食指的是清明前的一个节气,而杏花则是清明时节的代表花卉。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去年清明时的情景,他提着拐杖,走过北邻的墓地,感叹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描绘了一种对逝去的岁月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提到了酒和花,酒意味着宴会和欢乐,而花则寄托了对逝者的思念和悼念之情。红花哭泣着来到泉边的人,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追思和哀悼之情。

诗词中的白杨和蒲柳象征了岁月的变迁和事物的消亡。白杨树只被种植成了看作柱子的形状,蒲柳虽然依然生存,但已被尘土所覆盖。这种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事物消失的感慨,表达了对岁月的无奈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离别和重逢为主题,通过描述清明时的景象和情感,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离世和岁月流逝的思念之情。作者以自然景物和节日习俗为线索,将个人的感情融入其中,展示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诗词推荐

众人张眼,我视明明。众人开口,我笑泠泠。百姓不我知,我与同醉醒。惟有北庵李家老,足智解语通人情。恐物盗我本真处,劝我闭口藏眼睛。翁意我甚愧,我语翁亦听。万物不是贼,我家门畜停。我劝李老莫忧惊,诈称强盗国有刑,太守行令当不轻。

迂拙宜归早,乘除得死迟。老稀朝市梦,穷足道途诗。哗世无它技,忘怀自一奇。故溪幽绝处,惟许白鸥知。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云归嵩之阳,身寄江之滨。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

争似瑶仙捧玉觞,一堂四世聚簪裳。间中尊俎江山久,静里襟怀日月长。蓂紫烂连庭桂此,橘香浓引诰花香。陵溪种得桃无限,乞与渔郎半核尝。

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万里南溪郡,黄香得赐环。盛名喧海内,摧翮返云间。太史资诚峻,郎官选亦悭。朝廷才特起,堂奥援谁扳。一梦追前事,群公厄后艰。中伤皆死祸,放逐罕生还。别驾之戎僰,侨居傍草菅。想知谙鸟道,闻说异人寰。杨子家元窘,王维室久鳏。鵩来心破碎,猨叫泪湲潺。达观终难得,羁愁

岁穷阴不解,短日过墙微。幽鸟穿林小,寒乌啄树饥。冰霜崖岭壮,烟火井闾稀。老拙安闲倨,无心厌食薇。

莫愁妩媚主人卢,纤质交竿巧得模。绿粉敢争红粉丽,鱼轩休比鹤轩疏。女英谩对湘君泣,子政徒青天禄书。夹膝得名何不韵,秋来卧病竟何如。

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有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欲见太平事,谁非沈醉人。

纱窗晓色朦胧。

宦海浮沈久倦游,一声云雁一襟秋。只今楚客多愁思,况是潘郎已白头。何处有山堪寄老,此时无月亦登楼。寸心或是孤云起,浩荡天涯不可收。

樵夫偏念客途长,肯向城中为裹粮。晓指高沙移处泊,司徒庙下贾家庄。

万仞青空东可攀,天将飞瀑挂其间。一双玉塔倚绝壁,两道白云腾半山。覆器以欹嗟鲁庙,设瓴而建笑秦关。春风一卷出山去,万里青秧抱马闲。

梦断朝元阁,来寻卖酒楼。野花迷辇路,落叶满宫沟。风雨青城暮,河山紫塞愁。老人头雪白,扶杖话幽州。

忽有尺书来委巷,断无半颗奉权门。且为锦荔支联句,不记金莲烛代言。颇羡彩毫摛老作,未应丹实减初元。明年倍熟平分吃,畅杀兹溪与后村。

人生何多谋,常甘饥寒侵。裘完甑有炊,于世澹无心。筑室清涧曲,窈窕幽径深。闭门长松下,岁无车马音。古书束高阁,兀然遗屦簪。悠悠不记年,日月徒光阴。儿童城市还,得酒或自斟。隐几望南山,閒云起孤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